背景: 阅读新闻

慈禧与瓷器的故事






[日期:2013-06-19] 来源:中国瓷网  作者:绿宝石 [字体: ]

    在北京首都博物馆举行的故宫珍藏——慈禧瓷器展,展出的百件套瓷器是故宫所藏清同治、光绪年间最具代表性的官窑精品。展览以慈禧个人用瓷为主,有杯、碗、碟、果盘、花盆、鱼缸、捧盒、痰盂等精美瓷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慈禧当时精致的生活状态。

  有人说,这些瓷器是这座没落帝国最后的颜面,它们深居皇宫,看尽繁花散落,装着满腹不能言说的故事,它们有着共同的主人——慈禧。慈禧的瓷器,是晚清制瓷业的一道独特风景,但在这道风景背后,却有着一个女人从青葱岁月逐渐步入迟暮之年说不尽的情感经历,也映射出那个没落帝国的余晖。它们都被烧入这些瓷器中世代流传……

 

  同治大婚用瓷,宛若30岁慈禧的心境

  同治皇帝该大婚了。作为母亲,儿子的婚姻大事是断不能马虎的,更何况他是家中的独子,又是大清帝国的皇上。于是,同治六年(1867年)宫里便开始了大婚典礼的准备。

  同治六年三月,宫廷造办处交下预备将来新皇后所用的瓷器画样,发至刚刚从太平天国战火中恢复过来的景德镇御窑厂,下令加紧烧造。然而,由于处在战后恢复期,御窑厂工艺失传、工匠流失,即使督陶官景福也要用两年时间才能全部烧齐,瓷器还得不到清宫内廷的首肯。

  同治八年(1869年)清廷传旨,认为完成的一万零七十二件皇帝大婚瓷器烧造粗糙,不堪应用。皇帝的母亲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18351908年)很不满意,下令补烧。


图1.黄地粉彩喜鹊梅花纹粉盒


图2.黄地粉彩百蝶纹碗


图3.黄地粉彩蝴蝶纹
字渣斗


图4.黄地粉彩梅花春燕纹碗



图5-6.墨彩过枝蝶纹盖碗

  同治九年(1870年),清宫传旨江西九江关,给督烧御窑瓷器的负责人景福,所造各项瓷器要端正,毋得歪斜,其里外花釉及颜色均烧造一律精细鲜明,勿使稍有草率。同时,为了年轻皇帝大婚急需,还要求烧成后迅即解京,不得延误。为了完成帝国的头等大事,满足慈禧的心愿,赶烧这批大婚用瓷,景德镇御窑厂甚至停烧了当年宫廷每年所需的常备大运瓷器。同治大婚的瓷器,宛若此时慈禧的心境——三十五岁左右的母亲,为独子的大婚而装扮,所烧瓷器华丽、热烈、富贵、喜庆。


图7.
燕喜同和款矾红地金彩双字圆盒


图8.
长春同庆款红地粉彩花蝶开光龙凤纹圆盒


图9.
长春同庆款黄地粉彩开光五谷丰登图碗

图10.燕喜同和款矾红地描金字碗

 

  同治十一年(1872年)九月,同治皇帝终于大婚了。为了筹备儿子的婚礼,母亲特地从国库中拨出白银1100万两,造办一切大婚用品。所造大婚瓷器底部,除了特意为大婚颁发的同治年制四字红色喜庆楷书款外,有的还特意用吉祥的语句书写,如:吉祥如意燕喜同和长春同庆等红彩款识,代表着一位母亲对自己孩子的祝福。

  然而,遗憾的是,大婚后没有几年,同治就驾崩了。失去独子的母亲,虽然精心挑选了妹妹的儿子来继承帝国大统,但是心境却再也无法恢复……

  光绪十一年(1881年),清廷按照慈禧太后旨意,开始准备光绪皇帝未来大婚典礼的用瓷。但是,这一批瓷器却不再像之前同治皇帝大婚用瓷那样,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不仅没用为皇后专门烧造的妆奁用瓷,也没用专门烧造宴饮用瓷。也许,这是在特意避免触及母亲心中的那份痛……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