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陂窑”九十九口古窑沉浮之谜
2024/3/21 17:14:39

瓷,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创造成果和对世界文明的一项伟大贡献。
千百年来,中国以“瓷”享誉于世。近年来在江西省的东部,道教祖庭龙虎山傍,一个行政村名叫朱家村,属临川文化的核心发源地之一,由堪称“一座没有围墙的古村落博物馆”金溪县所管辖。这里属鄱阳湖平原与武夷山的过渡地带,景色优美,民风淳朴,境内多红壤丘陵岗地,村边一座小陂山上发现以生产青白瓷、青瓷、黑瓷以及黄釉、褐釉瓷工艺而闻名遐迩的古窑遗址群。
 
小陂窑以碗、盘、盏、碟、杯、高足杯、瓶、炉、坛、罐、缸等日用瓷为主
据史料记载,这古窑群叫小陂窑,属北宋中期至晚清的民间瓷窑遗址,这里生产的产品器形包罗万象,除碗、盘、盏、碟、杯、高足杯、瓶、炉、坛、罐、缸外,还生产一些特有的陪葬冥器如皈依瓶等。鼎盛时期这里的窑口达一百多座,是当时该地区除农业之外的支柱产业,也是赣江流域大规模外销瓷窑场,更是海上丝绸之路中国陶瓷史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先有小陂窑后有景德镇”之说。
 
金溪县对桥镇朱家村小学原校长朱小慧收集的古瓷片
小陂窑的典型器代表作有:薄胎茶盏。宋代是个尚茶时代,茶盏需求量大,小陂窑的薄胎茶盏,大小适中,造型规整,胎质坚硬,釉色清亮,无论白釉、黄釉、青釉、褐釉,一概温润雅洁,划花线条娴熟,若明若暗,韵味无穷,令人惊叹。尤其米黄釉瓷器,釉面晶莹透亮、白中泛黄,风韵独特,深受世人喜爱。
然而这群惊艳四方的小陂窑的窑火仅仅烧了两百年的时间,就戛然而止,直到现在都是当地学术界最大的谜团。
 
随地可见散落的古瓷片
一个明媚的的春日,丝路卫视大型纪录片《汪大渊与他的日志》釆访组一行探访朱家村。这里群山环绕,大小山岭耸峙,河流纵横交错,静谧的小陂山岗,露出乳白色的高岭泥土,残缺的窑门、窑炉布局集中。山坡上、泥地里、水沟中随地可见散落的古瓷片,有叠加的碗坯、破损的碗底、断了把的茶壶、少了一半的茶杯……破碎瓷片延绵数公里,堆积层有的达三四米高,似乎以独特的方式在悄悄告诉我们,它们曾经是走进千家万户的餐碗碟,生活的器皿,品茗斗茶的主角、男女定情的信物,馈赠宾客的高贵礼品,或是国内外诸多博物馆的珍贵馆藏。
 
朱家村小学的一间教室里,整齐的摆放着各种类型的古瓷片
如此红极一时的辉煌,其精美的陶瓷产品又是怎么走出深山,迈向国际市场?又是如何带着满身伤痕、带着万般的无奈,悄悄隐没在历史的丛林深处,不见踪迹,渐渐成谜的?
有学者认定,宋、元、明和清中前期,是中国瓷器生产和外销的黄金时代,南北各地名窑辈出。此时的小陂窑处在武夷山的过渡地带与道教祖庭龙虎山交界,又和武夷山脉北麓、信江河畔的“八省通衢”铅山县河口镇相邻,舟楫水利之便,区位优势造就了小陂窑最辉煌时刻,迅速成为陶瓷产品的生产交易集散地,制瓷技艺登峰造极。
 
生产的部分陪葬冥器残片
生产的一些茶具等日用瓷以及陪葬冥器通过当地商人、道士加持源源不断走出火热的窑门,销到全国各地,同时通过泸溪河、辗转信江、赣江,直汇长江,远销到东南亚及日本、欧洲等地。经多方求证,有誉为中国航海第一人的著名航海家汪大渊也曾多次专程到小陂窑釆购陶瓷产品开拓海外市场。
近年来,在东南亚、欧美等地曾出土了大量的小陂窑瓷器碎片,多方面印证了汪大渊《岛夷志略》中“青白瓷”的记载,可见,小陂窑产品贸易在当时不但扩散到全国各地,同时海外贸易也已经遍布东南亚和非洲地区。
在朱家村外留存的一块古老的青石板上,一道道深深的车辙印仍然清晰可见,这车痕恰是当年熙来攘往街市以及瓷商推着“独轮车”来来往往的见证。
当历史的脚步来到元末明初年间,战乱连连,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