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均,乃明代宜兴人欧子明所制。形式大半仿钧,故曰宜均也。”欧窑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1522—1620)宜兴著名陶工欧子明所创,史载他善制均釉陶器,制品多形制妍整、釉色奇美,由于存世品极少并大多藏于博物馆,堪称稀世珍品。欧窑的出现,证明了宜均生产工艺在明代中晚期进入了成熟期。史料记载,明正德年间(1506—1521)宜兴出现用淘洗精细的缸胎细泥制作茶壶的技艺。随着紫砂泥的发现和制作技艺的进一步发展,紫砂陶逐渐成为社会各阶层争相使用的泡茶工具。泥片镶接成型的独特工艺手法也成为紫砂区别于其他品种陶瓷器的最显著特征。清代宜兴陶瓷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除了大量生产紫砂、均陶外,人们日常生活中涉及的各种陶器几乎都有生产。陶瓷品种繁多,紫砂有壶、茶叶罐、花瓶、穿心铫等,均陶有香炉、省油灯、文具等,日用陶有缸、盆、罐、花盆等。
价值
从距今7300多年的骆驼墩先民开始烧制陶器,到晋唐宋时期的小窑墩、涧潨窑、筱王村窑群,再到明清时期的前进窑、前墅龙窑等,宜兴窑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宜兴境内的陶瓷遗址遍及丁蜀、西渚、新街等地,目前保存完好的汉晋至明清的古窑址有数十处。
宜兴窑规模宏大、堆积深厚、品类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是宜兴宝贵的文化遗产,是研究宜兴陶瓷文化乃至我国陶瓷文化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尤其是前墅龙窑,自明代至今六百年窑火不熄,仍然较好地保存了我国古代龙窑的结构特征和陶瓷器的传统烧制方法,是名副其实的“活龙窑”。
正是由于这些历史悠久、薪火相传、品类丰富、特色鲜明的窑址,才成就了宜兴千年陶都的盛誉。经过发掘、保护、研究、展示利用,宜兴窑必将搭建起历史与现实的桥梁,重新焕发光彩。
宜兴窑掠影
筱王村窑群—最有故事的窑址
说起筱王村窑群(筱王古窑),西渚五圣村那些从小就与之相伴的老人脸上就充满了自豪。随着他们的娓娓叙说,战马长嘶、杀声震天、刀光剑影、“韩瓶照月”……那些尘封已久的历史画面纷至沓来。筱王村窑群烧造时间主要在宋代,部分窑址延烧至明初,主要分布在筱王、大地、中窑、下窑、五圣、潘山岕、包家等自然村,已发现的窑址有20余处,据传共有窑墩90余座,除西渚五圣村外,在邻近的溧阳戴埠神山、东干、宥里等地亦有分布。窑址直径小的30余米,大的近百米,堆积高5—10米不等。从堆积看,筱王村窑群延烧时间较长,产量巨大,是宋代宜兴日用陶瓷的重要产地之一,产品主要有四耳直筒形军持瓶(韩瓶),也有少量的缸、盆、罐、壶、钵等器物。南宋中晚期和元末明初,古窑群仍在烧制韩瓶,主要是以民用为主,百姓们用其汲水、装水、盛酒以及盛放黄豆、芝麻、蔬菜等种子。
 
筱王村窑址堆积

  宋代韩瓶   
瓦屑山窑址采集的陶蒺藜
(宜兴市考古和文物保护中心)
民间传说在韩世忠、岳飞领导的抗金战役中,宜兴、浙江一带生产的四耳直筒形瓶发挥了相当关键的作用,主要用于装粮、送水,是战时的行军壶,故被称为“韩瓶”。在瓦屑山窑址区采集到的一件陶蒺藜,似乎也为民间传说提供了旁证。此外,传说元末明初时韩瓶在朱元璋战胜陈友谅的战争中发挥了运粮和储水的重要作用。今五圣村的五神庙据传就是朱元璋为纪念战场上牺牲的将士而建。庙中有东西南北中五帝神像及观音菩萨。
 
前墅龙窑—最有活力的窑
前墅龙窑位于丁蜀前墅村,创烧于明代,延烧至今,是宜兴地区目前唯一仍以传统方法烧造陶瓷器的活龙窑,也是国内目前仅存的两座还在烧制陶瓷品的明代古窑之一,另一座是广东佛山石湾的“南风古灶”。前墅龙窑利用自然山坡建成,自明代至今600年窑火不熄与精心维护密不可分。整座龙窑头北尾南,通长43.4米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