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三角纹、米子纹、水波纹、席纹、叶脉纹等,外表施以酱黑色釉。几何印纹硬陶主要流行于东南地区和珠江流域,以器表写实性的拍印几何图纹为特征。起源于商周,延续至秦汉,永嘉亦有所见,是古越族人的创举。印纹硬陶的器型和纹饰,反映了永嘉先民择水而居,已形成稻作农业与山地种植并重,采集捕捞、狩猎与家畜饲养并存的土著生活模式,并拥有纺织和装饰品制作技艺,但也明显受中原正统文化的影响。汉武帝时东瓯国两度举国内迁,经过200多年的繁衍生息和反向迁徙,永宁县在东瓯故国创造了瓯窑青瓷土与火的神话。
小坟山脚窑和后背山窑,年代为东汉中晚期经三国延续到西晋,保存着完整的由印纹硬陶向青褐釉不成熟瓷器和成熟青瓷演化的产品序列,后背山窑甚至还保留了龙窑遗迹。窑址中,既有仿青铜器型式的印纹陶器,也有以日常生活器物为主的青瓷,产品足可媲美同时代的越窑青瓷。东汉印纹硬陶和青瓷中出现的仿青铜器造型,应属祭祀器,是礼制文化意志的体现。可见,中原世族迁徙到永宁,对当地的文化影响力还是相当大的。陶器上的几何图案,则是原住民土著文化的特点,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结合,在发轫于东汉中晚期的瓯窑青瓷上留下了深刻印记。
 
永嘉东瓯窑址出土褐彩青瓷羽箭纹器盖
三国的瓯窑青瓷逐步向生活实用器转化,并出现文房用品,如笔筒、笔洗、熏篮等。最能综合体现当时社会文化背景和制瓷工艺水平的瓯窑青瓷,非堆塑罐莫属,它不但是瓯窑断代(三国-西晋)的典型器和瓯窑走向成熟的标志,而且也是汉代神仙信仰和温州佛教初传历史的记录者和见证者。堆塑罐,源于东汉的五联罐,同博山炉一样,都与汉代盛行的“神山”信仰有关,塑有沟通仙界和人间的(青)鸟,“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三国吴晚期,五联罐“转型升级”为堆塑罐,并几乎无例外的塑有高鼻深目、头戴尖顶帽的胡人。胡人不远万里,来到永宁,旨在传播佛教。“经来白马寺,僧到赤乌年”。三国吴都建业掀起的中国佛教艺术的第一个小高潮,也波及永宁,但此时的佛造像尚未成为独立供奉的对象,只是被当作吉祥物出现于堆塑罐上,并与神仙信仰、丧葬风俗融为一体。三国吴浔阳城窑青瓷高背管虎形器出土于瓯北,说明永宁的当政者,确有崇佛倾向(详见2020年6月5日本报《六朝青瓷虎形器为何出在永嘉》)。
 
浙博藏瓯窑三国青瓷堆塑罐
西晋瓯窑青瓷的最显著特点,是独立动物造型器物的大量出现,内容丰富,神态生动,如兽形虎子、蛙形水注、尖喙欲啼的鸡首壶、跪卧温淳的羊尊、糅合了辟邪样貌的狮形器等,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世俗趣味。这正是魏晋风韵所强调的“以形写神”、“以物寓意”和“文质相宜”的美学观点和精神追求,再现了永宁庄园主阶级田园富庶、六畜兴旺的景象。青釉色的瓯窑,因契合魏晋尚青和玄谈的风尚而被溢美为“缥瓷”。符合时尚潮流的瓯窑青瓷的大量出现,说明永宁虽远离帝都,但绝非蛮荒之地,而且与京城和“老东家”会稽郡的越窑有着密切交往。元康五年,浙江第一座佛塔在瓯北罗浮山开建,就是这种交往、吸收和包容精神的物化表现(详见2020年7月24日本报《循着碑文“密码”解读罗浮塔》)。
东晋瓯窑,六朝青瓷不可企及的高峰
 
温博藏西晋鸡首壶(残)
温州现存200多座古窑址,东晋仅存两座,皆在瓯北,即原罗溪乡启灶窑和原罗东乡黄岙村夏甓山窑,釉色莹润,褐彩惊艳。东晋瓯窑有几个特点,一是产量大,仅温州东晋墓葬中出土的瓯窑青瓷就有四五百件之多,帝都和京畿之地瓯窑青瓷陪葬品,也不在少数。镇江博物馆就专辟六朝瓯窑展柜,并成为省外博物馆之唯一。
 
永嘉夏甓山窑出土的青釉褐彩四足砚(残)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