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粒及草木灰。出土器物多位于井底,包括瓷器、窑具和银钗等,瓷器器形有碗、罐和球等,窑具包括支钉、垫圈和支柱。
 
三、遗物
(一)瓷器
皆为青瓷器,其中碗数量最多,杯、高足盘次之,另有罐、盆、钵、瓮、盘口壶、碟和器盖等。
碗 大多数无法复原。均为饼足且内凹,外侧削棱一周。内施全釉,外施半釉,内底大多有三个支烧痕和深绿色或天蓝色积釉。分为二型。
A型:62件。深腹,分二个亚型。
Aa型:2件。圆唇,近直口,深弧腹,平底。沿下饰一周凹弦纹。标本T6G5③∶3,黄白胎,质较硬,较粗糙,有气孔和黑点。釉色青黄且薄厚不匀,光泽较差,细开片。口径15厘米,底径7厘米,高9.7厘米。(图八,1;封三,1)
Ab型:60件。圆唇,敞口,深弧腹,较Aa型稍浅,平底。沿下饰一周凹弦纹。部分外壁有垂釉。标本T2J1∶2,灰白胎,腹部无釉处呈红色,质坚硬。釉色青黄,外部脱釉严重,光泽较差,细开片。口径16.6厘米,底径7.2厘米,高9.6厘米。(图八,5;封三,2)
 
B型:7件。浅腹,分五个亚型。
Ba型:2件。圆唇稍外翻,敞口,浅弧腹,平底。腹部印一周斜“S”纹。标本T6G5③∶2,灰白胎,外部无釉处呈红色,质较软。釉色青绿,光泽较好,玻璃质感强,细开片。口径10.5厘米,底径5厘米,高4.9厘米。(图八,7;封三,14)
Bb型:2件。圆唇稍外翻,敞口,浅弧腹,平底。黄白胎,较粗糙,质较硬。釉色黄绿,含杂质较多,釉层较薄,内外脱釉严重。标本T4G1∶1,口径11.3厘米,底径5.2厘米,高4.8厘米。(图八,12;封三,8)
Bc型:1件。标本T6G5③∶6,尖唇外翻,敞口,浅弧腹,平底。青灰胎,质较硬。釉色青绿,釉层较厚,外壁有垂釉,光泽较好,玻璃质感强,大开片。口径19.6厘米,底径8厘米,高9厘米。(图八,2;封三,4)
Bd型:1件。标本T6G5③∶40,圆唇外翻,敞口,浅弧腹,平底。黄白胎,质较硬。釉色青绿,釉层较厚,有垂釉,内底釉厚处呈深绿色,光泽较好,玻璃质感强,大开片。内底饰三道凹弦纹。口径24厘米,底径9厘米,高8.9厘米。(图八,3;封三,13)
Be型:1件。标本T6G5③∶41,圆唇外翻,敞口,浅斜弧腹,平底。青灰胎,质较硬。釉色青绿,釉层较厚,外壁有垂釉,光泽较好,玻璃质感强,大开片。内底及口沿饰两道凹弦纹,外壁上腹饰两道凹弦纹。口径25.8厘米,底径10.5厘米,高8.6厘米。(图八,4;封三,12)
此外,极少数瓷碗的饼足底部有刻铭,如“彭”“洪”“神虫”及“云”等。(图九)
 
杯 饼足较高且内凹,外侧削棱一周。内施全釉,外施半釉,釉厚处呈深绿色。内底均无支烧痕。分为三型。
A型:1件。标本T1②∶1,尖唇,敛口,深弧腹,平底。黄白胎,质较软。釉色黄绿,釉层较薄,含杂质较多,内外均脱釉严重。口径7.8厘米,底径3.5厘米,高5.2厘米。(图八,6;封三,9)
B型:1件。标本T2J1∶10,圆唇,敞口,深弧腹,平底。沿下饰一周凹弦纹。灰白胎,质较硬。釉色淡青,釉层较厚,细开片。口径9.4厘米,底径4厘米,高6.1厘米。(图八,10;封三,10)
C型:1件。标本T1H1∶1,尖唇,直口,深弧腹,平底。青灰胎,质坚硬。釉色青绿,釉层较薄,细开片。口径7.8厘米,底径3.2厘米,高6.6厘米。(图八,11;封三,11)
高足盘 由喇叭状圈足和盘粘接而成。内施满釉,外施釉至圈足下部。分为四型。
A型:1件。标本T5G3∶1,尖唇,敞口,浅弧腹,平底,喇叭状高圈足。青灰胎,质较硬。釉色淡青。盘内有三个支烧痕。口径13.2厘米,底径9厘米,高9.6厘米。(图八,13;封三,5)
B型:1件。标本T6G5②∶13,尖唇,敞口,浅斜腹,平底,喇叭状高圈足。青灰胎,质坚硬。釉色青绿,玻璃质感强。口径13.2厘米,底径9厘米,高10厘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