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两端都发现了较厚的南宋青白瓷窑业垃圾层。
西围墙外的地层堆积,以元代堆积为界,明显可以分为上下两个时期:
上层的明清时期,堆积厚度在0~3米左右,地层堆积非常复杂,比如在T4的北壁(图4),由于层层遗迹叠压打破,基本上没有单纯的地层堆积,看到的是不同时期的遗迹相互叠压、打破现象。
 
图4 T4+T7北壁地层堆积
下层的宋元时期,堆积厚度在0.2~3米左右,地层堆积较为单纯,基本上都是窑业垃圾形成的地层堆积,很少有窑炉、作坊或其他建筑遗迹。其中元代堆积都较薄,厚度不超过0.60米,宋代堆积则很厚。整个发掘区就T2发掘到了生土层,是西围墙以西、御窑厂外发掘深度最深的一个探方,从地面至生土深达6.25米,其中最下层的宋代堆积就厚达3.15米(图5)。
 
图5 T2南壁地层堆积
02 揭露遗迹
本次考古发掘,揭露的遗迹不仅数量多,种类也多。据初步统计,有围墙4道(编号Q1—Q4)、房基8座(编号F1—F8)、窑炉11座(编号Y1—Y11)、辘轳坑23座(编号LLK1—LLK23)、釉缸4个(编号Ga1—Ga4)、灰坑10个(编号H1—H10)、池子10个(编号C1—C10)、路面7条(编号L1—L7),共计77个各类遗迹单位。这些遗迹包含了从制瓷到烧成全过程的各类作坊与窑炉生产体系。其中,御窑厂北段西围墙(Q1)与明代中晚期护窑墙(Q4)之间的砖铺路面(L4)的发掘,基本厘清了北段西围墙的修建年代和改扩建情况(图6)。
 
图6 发掘遗迹分平面布总图
1.御窑厂内官窑遗迹
北段西围墙是本次考古发掘最重要的官窑遗迹,编号为21JYQ1,位于T1、T2、T3、T4的东侧,从南向北纵贯整个发掘区。长度41米,残高0.8~1.2米,宽度一般是两股墙紧贴在一起,宽0.8米,最北段是内、中、外三股墙贴合在一起,宽1.3米(图7)。围墙平地分段修砌,材料以废弃匣钵为主、兼以瓷质板瓦、筒板等建筑构件填充其中,还见有少量永乐朝的官窑白釉瓷片。围墙起建之初对下层洪武时期的窑业堆积(④层)进行过平整,在窑业堆积层上铺垫了一层红褐色黏土(③层)并进行了夯实。夯土层之上为土质紧密、厚度约2米左右的永乐—宣德时期文化层(②层)。
 
图7 Q1北段全景照
2.御窑厂外民窑遗迹
西围墙西侧民窑区揭露的遗迹现象,除了一条紧贴围墙、宽约1米左右的巷道(L4)和巷道西侧的围墙(Q4),还属于御窑厂外围的道路设施外,其他都是民窑的制瓷作坊、烧造窑炉及窑房等遗迹,涵盖了窑业生产活动的主要环节。其中,明代时期形成的巷道(L4),是判断官、民窑空间变化和互动关系的标尺依据。而一批形制演变规律可循的马蹄窑、葫芦窑、蛋形窑的出现和消亡,则是明、清至民国时期景德镇镇区民窑发展历史轨迹的最好实证资料。
L4分布于Q1与Q4之间,纵贯发掘区的南北,长度比西围墙短12米,在南面的T1、T2保存较好,路面铺有硪卵石。路面由东向西呈斜坡状,既是巷道,又起着御窑厂外围排水沟的功能(图8)。
 
图8 L4局部照
在巷道(L4)的西侧揭露出横贯南北的墙基一道,编号为Q4。该围墙的建造方式为挖基槽和平地起建两种。与西围墙不同的是,下部墙基为青麻石砌筑,上部墙体为废弃窑砖错缝垒砌。根据墙基下层垫土内出土瓷器的特征及各遗迹、地层的关系判断,该墙建造于明代中后期,在明代御器厂与清代御窑厂被烧毁后,曾遭御窑厂外的民窑窑炉、作坊等遗迹打破。
揭露出的11座马蹄形+葫芦形+蛋形窑炉遗迹,为本次考古的最重要发现之一。其中,明代早中期马蹄窑3座,分别编号为Y9、Y10、Y11,保存均不甚完整。根据地层关系和其中的包含物特征分析,推断Y9、Y10、Y11的建造年代为明代空白期(正统—天顺)。Y9、Y10分布在T4的北面,Y9叠压在Y10之上,窑室平面都呈倭角正方形,但Y9遭上层遗迹破坏只剩残迹,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