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考古重要发现
2021/3/17 17:09:53

      广西考古发展历程
  广西考古开始于1935年,以广西省立博物馆馆长廖葛民先生对苍梧夏郢凤凰山晋永和六年(350年)“莫龙编侯之墓”和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的裴文中、杨钟健和德日进对桂林市郊和武鸣的芭勋、腾翔等地进行洞穴调查和发掘为始。新中国建立后地方各级政府非常重视文物保护工作。1950年成立“广西省文物馆筹备委员会”,1956年成立“广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广西省博物馆”,具体领导广西文物考古工作。1964年在广西博物馆设立“文物工作队”。1973年在扶绥举办了文物考古训练班,培养了一批基层文物考古工作者。1974年成立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2006年改为“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2012年成立“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
  历年来,广西考古工作主要是围绕广西重大的考古学术课题和配合基本建设而展开,通过多年的考古调查和研究,在百色盆地旧石器年代、晚期旧石器与现代人起源、新石器时代时空框架的搭建、先秦历史文明进程及秦汉至明清时期的城址、墓葬、窑址的发掘研究方面均取得了较为重要的突破。
  广西考古重要发现
  旧石器时代
  广西旧石器时代遗存较为丰富,是人类起源研究的重点地区之一。目前发现的与古人类相关的遗存已达百余处,包括巨猿化石地点、古人类化石地点和古遗址几种,基本遍布广西绝大部分地区。
  巨猿是一种已经灭绝的高等灵长类动物,其生活于距今100—20万年左右,体质特征介于猿和人之间,大部分学者主张巨猿归属猿科,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巨猿属人科。广西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巨猿化石发现最多的地区,全世界发现的10处巨猿化石地点中就有6处发现于广西,仅柳城楞寨山硝岩洞就发现3个巨猿下颌骨和1000多颗牙齿,是名副其实的巨猿故乡。
 
柳城巨猿洞外景
  古人类化石地点亦较为丰富,目前发现地点已达20余处,包括了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直立人和晚期智人阶段。其中直立人化石仅有田东么会洞一处,其年代为距今200万年,被认为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直立人化石之一。智人化石主要有崇左的“木榄山人”、都安的“九楞山人”、柳江的“甘前人”及“柳江人”、柳州的“都乐人”、隆安的“娅怀洞人”、靖西“宾山人”、田东“定模洞人”、来宾“麒麟山人”、忻城“古蓬人”、桂林“宝积岩人”、隆林的“德峨人”“龙洞人”及“那来洞人”等。其中崇左的“木榄山人”年代据称为距今11万年左右,被认为是目前东亚地区发现的最早的晚期智人化石。柳州人年代距今约4—5万年,是目前东亚地区发现的最完整的晚期智人化石。
 
柳江人头骨化石
  除众多的古人类化石地点外,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旧石器遗址也有着更为丰富的发现。目前广西发现的旧石器遗址已达100多处,大致分为早晚两期。
  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主要分布于百色盆地右江河谷两岸的第四纪阶地上,代表性遗址有百谷、上宋、大梅、小梅、枫树岛、那赖、檀河、高岭坡、百渡、坡洪等。历年来通过调查和发掘已获取石制品上万件,主要以大型工具为主,类型有砍砸器、手镐、刮削器、手斧和薄刃斧等,以砍砸器最为多见。研究结果表明,百色旧石器距今约80万年左右,在石器制作方面具备了与西方阿舍利工业技术同样的行为和技术能力特征,是迄今为止东亚地区发现数量最多的包括“阿舍利”因素的石器工业组合。百色手斧作为史前时期第一种两面精细打制加工的标准化重型工具,代表着直立人阶段石器制作的最高水平,其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