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和题材体系的形成,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书画艺术对石湾陶塑的影响深远,岭南国画与石湾陶艺几乎同时走上历史舞台,他们可能是互为影响的,而岭南国画更多地融入到石湾陶艺的血液中。明清以来,珠江三角洲绘画人才中,明初以花鸟画称的宫廷画家林良为著名,清代居巢、居廉兄弟,苏六朋、苏仁山等人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石湾窑艺人。石湾陶艺亦曾受到佛山当地画家黎简、谢芝生等书画的感染而形成了独特的岭南风貌。著名石湾陶塑艺人黄炳、黄古珍等亦擅长国画,因此他们的陶塑作品常借鉴国画的表现手法。
      佛山是“粤剧”的故乡。明清时期粤剧兴盛,也熏陶了佛山陶塑,石湾艺人把舞台上的戏曲故事及其文化内涵引入创作中,表达了自己的社会价值观、对生活的向往和艺术追求。在佛山祖庙、广州陈家祠、德庆龙母祖庙、三水胥江祖庙上的石湾陶脊中的粤剧题材多有体现。此外佛山秋色、木版年画、剪纸、木雕等,对石湾窑艺术也有所影响。
      佛山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和艺术活动,为石湾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其中无论是题材品种方面,还是在创作思想、技巧方面,石湾陶艺的制作都与佛山民俗紧密相关联,展现其贴近生活、融入生活的艺术气息。
      2、石湾窑的历史分期
      根据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对石湾部分窑址发掘发现的实物资料和现有的文献资料分析,可以大致分析概括石湾窑发展的历史脉络。石湾窑自唐代创烧,历经宋、元、明、清、民国及现当代的发展,世代相传,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特色鲜明、传承至今的陶窑。古代石湾窑的历史分期大致可分为唐代创烧期、宋元发展期、明清繁盛期、民国转型延续期等四个阶段,以下对其历史发展进行简单论述。
      唐代创烧时期:
      晚清以来不少人对石湾窑作过研究,但其创烧时间,则众说纷纭。1957年,广东省文管所和佛山市文化局文物调查组在石湾镇东部的大帽岗发现的唐宋时期的陶瓷堆积,主要是盘碗等日常用品残片,且多是次品,釉色主要是淡青釉和酱褐色釉。1962年的再次调查探掘,在山岗西部近岗顶处发现宋窑堆积和压在其下的唐代窑址。此处唐代窑址的出土物和石湾、澜石一带唐墓出土的部分器物相同,与高明唐窑窑址出土的碗、盘几近一致。
      在1976年,石湾镇对大帽岗和位于南海小塘镇奇石村的奇石窑址调查,以及2010年于原名小望楼岗的陶器生产作坊遗址出土器物作对比分析得知,石湾窑唐代创烧期以生产日用陶器为主,胎壁厚,胎质疏松,烧成火候不高。器物外壁多施半釉,胎釉结合不牢,多有剥釉现象。釉色有青釉、酱釉和酱黄釉等,器物外壁多无施釉。多采用泥块垫烧的方法,少量坛、罐等肩部采用堆塑、捏塑的手法制作楼宇、人物、龙等装饰,采用半倒焰式馒头窑烧制。
 
      宋元发展期:
      大帽岗窑址、小望楼遗址和奇石窑址在宋代石湾窑仍是主要代表窑口,从出土标本资料看,三地的产品都是沿袭唐代而来,又有所发展。在大帽岗窑址宋窑堆积层里,与唐代出土物相比,这些瓷器大都施釉到底,釉色较均匀,采用匣钵烧制。此外还有不少窑具,如匣钵、渣饼、垫环、试片。考古人员还采集到一件刻有“天禧叁造茶曹”的茶碾残件,表明大帽岗窑址的烧制年份很可能在公元1019年前后。
      小望楼遗址宋代器物较多,出现有鬲式炉、带系罐、粉盒、擂盆、卧羊、蟾蜍等陶塑制品等,部分盘碗亦凿有印款,大多器物的造型、釉色与大帽岗出土的标本基本一致。
      奇石窑址宋窑堆积层中,多见印花、刻花器,四系罐类残片上凿印有“政和元年”等北宋年号,一件残片上印有“奇石”字样,断代、定性的参考价值大。还有“太原”、“潘宅”、“大吉”、&ldq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