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七里镇窑址是发掘窑室最大古代龙窑
2019/3/18 15:57:37

 
七里镇窑周屋坞龙窑遗址
 
南宋时期烧制的乳钉罐如一串珍珠挂在一位丰腴女子的脖子上,散发出一种古典美,是七里镇古窑艺术的代表。
 
七里古窑址发掘出土的瓷器
 
宋代青白釉瓷的出现,标志着七里镇的日用瓷烧制技术已经有了相当高的水平。
 
七里镇窑赖屋岭龙窑遗址
      赣州七里镇窑,是江西宋元四大名窑之一,创烧于晚唐,在宋元鼎盛一时,到明中期停烧。在江西省考古学会主办的2016江西“考古新发现”评选中,赣州七里镇窑入列江西首批六大“考古新发现”。2016年的七里镇窑考古,有多项重大发现,还破解了唐宋龙窑建筑高度等上世纪未解之谜。近日,记者来到位于章贡区水东镇七里村的七里镇窑址考古发掘现场,实地了解相关情况。
      多项考古发现刷新纪录
      走进七里镇窑遗址发掘现场,一座座窑包依山而建,随处都可俯拾的碎瓷,仿佛在述说数百年前古镇的繁华。
      古窑遗址总面积1平方公里,现有窑包堆积16处。2014年至2017年,江西省考古研究所及赣州市博物馆组成考古发掘队,对窑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在赖屋岭、袁屋岭、殷屋岽、周屋坞等4座窑包山的断面上发现5座龙窑。其中,赖屋岭平行排列有两座龙窑,相距不过15米,依次是五代、宋代的龙窑;而在周屋坞,发掘的是一座南宋龙窑。
      目前正在发掘的是殷屋岽对门窑包南面的作坊区,布方面积500平方米。
      我国建造技术信息涵盖最全的唐宋龙窑
      这3座龙窑,一座保存了较为完整的窑头,一座保存了较为完整的窑尾,一座保存了较为完整的窑顶,还保存了用胶质混凝土填充窑床并固定匣钵柱等建造技术方面的信息,可以说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建造技术信息涵盖最全的唐宋龙窑。据考古发掘队工作人员陈镇江介绍,由于没有文献记载,加上各地发现的古代龙窑不同程度坍塌成废墟,所以龙窑的焙烧方法、演化原因、排烟状况等问题是自上世纪来就让人们困惑的谜团,现在七里镇窑遗址留下的信息,终于可以破解这些谜团了。
      迄今发现的最大古代龙窑
      这次考古调查显示,在七里镇窑址发掘的4座南宋龙窑,窑室宽度都达到了4米,特别是袁屋岭宽达4.9米的龙窑,是目前全国发现的窑室最大的古代龙窑。这么大跨度的龙窑,需要高超的起拱券顶技术。换言之,七里镇宋代龙窑是古代龙窑建筑难度最大的龙窑,可以代表古代中国龙窑顶峰时期的建造技术。
      破解古代龙窑建筑高度未解之谜
      在赖屋岭宋代龙窑遗址,火膛最高处达到了2.68米,窑门最高处有2.05米,窑前投柴室左壁最高处有2.53米,还在窑头部分保存了完整的券砖窑顶;周屋坞宋代龙窑遗留下来的窑壁通高达到3.6米,均刷新了以往国内宋代龙窑窑壁高仅1米多的纪录,从而破解了唐宋龙窑的建筑高度之谜。
      多次改扩建遗迹全国罕见
      在周屋坞宋代龙窑遗址,可以清晰地看到窑尾用砖垒成的烟室,其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层烟室上还留有排烟孔。经测算,该窑从南向北共有7个层次的窑尾挡火墙和烟室,这在全国龙窑发掘史上都很罕见。“这7层烟室,是一次次加高、加长、加大,不断对窑室进行改扩建的痕迹。”陈镇江说,“这种在原地多次加高、加长的筑窑方法是为了延续龙窑寿命,这可能是迄今发现的全国延烧寿命最长的龙窑。”
      出土瓷器数万件印证昔日辉煌
      在考古发掘队的驻地,记者看到了一些出土的文物,包括以破碎的瓷器和匣钵、垫饼等装烧工具为主的窑业垃圾。瓷器则主要有五代时期的青瓷、两宋时期的青白瓷与酱釉瓷、南宋至元代的黑釉瓷等四个品种,不见明代青花瓷。因此,从目前出土瓷器来判断,应该是始烧于五代,终烧于元代。
      古人有云:南青北白。而七里镇窑的瓷器则是不青不白,又青又白,称之为青白瓷。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