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瓷起源于夏代的确证——读“瓷之源”课题组研究成果报告
2019/3/9 17:17:47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做出的重大贡献。自东汉瓷器走向成熟以来,日益受到国人的喜爱。从唐宋开始至元明清各代,瓷器不断传到国外,更是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瓷器成熟的标志,一是胎质采用包括高岭土在内的瓷土,二是人工施釉,三是烧成温度达到1200℃。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瓷器的代表是浙江上虞小仙坛东汉窑址出土的青瓷,早于它的称之为釉陶或原始瓷器。原始瓷器有一个发展过程,原始瓷最早发现于1929年殷墟发掘的一个商代墓葬[1],当时叫“釉陶”。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在郑州发现了商朝开国之君商汤所建的亳都,在铭功路一座商代墓葬中出土了一件完整的原始瓷尊[2],一下将原始瓷的历史从商代晚期提前到了商代早期。后来,在学术界多数学者主张的夏代晚期都城偃师二里头遗址也出土了一件带釉的陶罐[3],于是夏代是否也有原始瓷遂成为讨论的问题。不过这件带釉陶罐上的釉是人工施釉抑或是“冒汗”釉,学术界有不同意见。郑建明先生倾向是自然釉[4],我请教过孙新民先生,他主张是人工施釉。看来,夏代是否有原始瓷尚未有定论。很早就有人对原始瓷或曰釉陶器进行研究,1978年在江西庐山召开的“江南地区印纹陶问题学术讨论会”[5]上,虽是研究几何形印纹陶,但也涉及了原始瓷,尤其是几何形印纹陶上的釉,究竟是人工所施还是所谓“冒汗”釉的争论还相当激烈。会上通过讨论,对几何形印纹陶和原始瓷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皖南、苏南、湖南、广东、湖北及广西等地区,主要流行于商周时期,基本形成了共识。1974年、1976年,我带学生分别到江西清江县(现称樟树市)吴城遗址、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实习,就曾发掘到过几何形印纹陶和原始瓷,在所写论文中亦曾有所提及[6],但对原始瓷的起源,并未形成倾向性意见。
      浙江省是瓷窑址和原始瓷发现最为集中的地区。从全国来看,浙江省的研究力量也最强,很早就开始关注瓷器起源的研究。2007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发掘了德清县火烧山窑址,出土了一大批西周至春秋早期的仿青铜礼器鼎、卣、簋等原始瓷器。2007年9月至2008年4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了亭子桥窑址,出土了丰富的越国王室及高等级贵族使用的高质量仿青铜礼乐器原始瓷器。在此基础上,2008年4月28日至4月30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中国古陶瓷学会、德清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瓷之源’——原始瓷与德清窑学术研讨会”,一致认为,以德清为中心、包括湖州市区南部地区在内的东苕溪流域在中国瓷器起源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2009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相关地、县文物单位成立了“瓷之源——浙江早期瓷窑址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课题组,由郑建明博士具体负责,围绕瓷器起源课题开始了有计划的工作。2009年9月28日至9月30日,召开了“浙江德清第二届瓷之源学术研讨会”,同时在浙江省博物馆举办了“瓷之源——德清原始瓷窑址考古成果暨原始瓷精品展”。2010年3月至10月,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和湖州市博物馆合作发掘了湖州南郊南山窑址,窑址地层堆积丰富、窑炉保存完整,出土了瓷土做胎、人工施釉明显、制作与装烧工艺较为成熟的商代早期原始瓷器,建立了太湖地区商代原始瓷的编年体系。2010年11月至2011年7月,课题组对湖州南部,主要是南山窑址所在的青山地区及其与德清龙山地区之间的东苕溪沿岸进行了第二次原始瓷窑址专题调查(图一、二)。2011年4月25日至4月27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湖州、德清等有关单位召开了有关原始瓷的第三次会议“浙江湖州·东苕溪流域商代原始瓷窑址考古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