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壶市场造假现象依然存在
2011/4/24 21:40:42

  当紫砂壶与利特别是暴利沾上,造假便不可避免了?资料图片  高仿紫砂壶仿得越来越逼真,“枪手壶”则是真假掺杂,收藏者需要小心再小心。IC图  宜兴紫砂城。
  一则宜兴60多位知名紫砂陶艺人的姓名遭他人抢注的消息,最近在紫砂界和坊间传得沸沸扬扬。不少人由此很快联想到宜兴紫砂壶真伪、鉴别、价格等问题,事情迅即成为人们觥筹交错间最热门的谈资,而此时距离媒体披露“紫砂门”事件尚不足一年。一个小小的紫砂壶,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能让无数文人骚客为之辗转反侧;越来越火爆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中,紫砂壶为何轻易拍出几十万甚至上千万元的高价;宜兴的紫砂壶市场究竟是何种模样?连日来快报记者对此进行了一番调查。经调查得知,宜兴紫砂壶市场依然存在着造假现象,高仿壶屡禁不止的同时,“枪手壶”开始出现,后者比前者更为恶劣,“枪手壶”竟然是大师公然造自己的假。而一切乱象背后,无外乎一个字:利。
  □快报记者 金辰 陈超
  无锡报道
  60多名紫砂艺人姓名被抢注
  60多名宜兴知名紫砂陶艺家的姓名被人抢注为商标的事情,其实最早发生在去年的10月份。当地工商部门上门向一位紫砂陶艺人宣传工商知识时,该艺人觉得把自己的名字作为商标注册确实很有必要,可工商部门当场查询却发现,其姓名早已经被其他人抢先注册了。
  这样的事情是个案么?工商部门在调查此事的同时,也陆续获知不少紫砂陶艺人反映的情况。这些紫砂陶艺人称,最近这段时间他们频繁收到传真或电话骚扰,对方要求他们出钱“赎买”自己姓名商标的所有权、使用权,令他们头疼不已。为慎重起见,工商部门当即对照宜兴市编制的紫砂陶艺人名录逐一查询,结果一查吓一跳,居然有60多名紫砂陶艺人的姓名被其他人抢先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了。
  购买紫砂壶,作者印章、签名证书等是甄别作品真伪的重要依据之一,可是一旦紫砂陶艺人的姓名被其他人注册成商标,正牌紫砂陶艺人还能够在他自己做的壶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吗?对于冲着紫砂陶艺人名气前来购壶的消费者,他又怎样来鉴别这把壶到底是不是这个紫砂陶艺人做的呢?如果商标抢注成功,抢注人要在自行加工的紫砂壶上贴上紫砂陶艺人姓名标识,还真就不能说他假了。
  从去年10月份到今年4月份,宜兴当地的工商部门为这件事情整整忙了半年。前两天工商部门发布的消息显示,经过努力,目前有36件尚未进入程序的商标注册申请被国家工商总局驳回,但仍有20多件抢注的申请因为已经被国家工商总局受理,所以必须启动异议程序,甚至还有商标已经抢注成功了,接下来还得启动更加漫长的争议程序。而在整个程序走完之前,紫砂陶艺人姓名商标被冒用的风险随时都存在着。
  抢注姓名背后的市场乱象
  工商部门最近披露的结果在坊间传得沸沸扬扬,在谴责不少抢注人不顾伦理道德的同时,其实也反映出当下紫砂壶市场中存在的种种乱象。“为什么很多人都不重视自己姓名的商标权,其实归根结底和紫砂壶制作的传统有关,认为自己作坊式的经营无所谓,要不就是被早已充斥市场的假货给弄烦了,也就随它去吧。”宜兴当地知名的紫砂陶艺家贾明(化名)说,至于消费者更是被搞得云里雾里,只能一会听到“紫砂门”事件惊诧莫名,一会耳闻抢注风波莫名惊诧。
  无锡市民姜先生一直以来就在为有关紫砂壶的收藏问题烦恼。姜先生是生意人,平时生意场上来往,送一把价值不菲的紫砂壶通常是相当合适的礼物。可是如何挑选这样的礼物,姜先生却最头疼。
  “看起来都差不多的壶,价格从几百到上万,说是制作人不一样,这还好理解;可有时候同样一个人制作的,价格也会从几千到上万不等;再有时候,甚至能从不同的店铺里,收到一模一样的几把壶,都是一个人做的。”姜先生说,书法作品也好,画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