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时期河南耀州系青瓷的比较研究
2023/9/24 15:18:45
引言
纵览中国陶瓷发展史,青瓷发祥于南方,较成熟的白瓷则自隋代起由北方窑场率先生产。北方青瓷最早烧成于北朝时期河北曲阳、河南的安阳、巩县以及山东淄博、曲阜、枣庄至苏北徐州等地区的相关窑场。唐代则形成了分别以北方邢窑和南方越窑为代表的“南青北白”的陶瓷产业格局,但全国各地区域工艺交流频繁,除了青瓷白瓷外都形成了装饰风格多姿多彩、工艺品别繁多的陶瓷产品。
五代以后,不仅北方白瓷迅速传播到南方,在安徽、江西等地区开枝散叶;北方也吸收借鉴南方青瓷的先进技术,涌现出了高品质、大规模的青瓷生产新基地,自后周世宗柴荣“指天为色”,定烧“天青色”瓷器,耀州地区的黄堡窑场异军突起,率先把北方青瓷生产引领到一个全新的层次。
左图:五代 耀州窑青瓷摩羯形水盂 辽宁省博物馆藏
1971年辽宁北票水泉M1出土
右图:五代 耀州窑 青釉提梁倒灌壶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1968年陕西彬县出土
北宋时期皇室和士大夫阶层对青瓷的推崇,民间需求的大量增加,客观上都刺激了北方地区青瓷窑场的迅速崛起,西北耀州窑场和河南中原地区窑场成为两大重要区域,到北宋时期都发展到巅峰,交入金元后更进一步辐射扩散。至此,青瓷生产成了北方地区最重要的陶瓷品类之一,窑址密布。
陕西和河南两大青瓷生产区域的工艺史渊源和关联,对于唐以后北方青瓷工艺的基本架构和交流传播的历史动变等研究方向,有着重要学术价值,遵万斌老师嘱托,集中对宋金时期河南出产的耀州系青瓷进行一次分析研究。
故宫博物院藏 河南耀州系 宋代青釉印花器四例
一、本文的研究对象
本文拟在已有考古成果基础上,对北宋至金代(公元960年-1234年)的河南各相关窑场的耀州系风格青瓷——即业界沿袭的类型学上,在青釉釉相、造型、装饰手法和制造工艺等方面大抵类同的产品,主要是耀州窑风格的刻花、印花及素面青瓷等器物遗存,包括原本习惯上归类为“临汝类青瓷”等器物,做相对集中的排查和小结,尽可能勾勒出河南地区该类产品的历史分布状况,展示其工艺美术细节。并与陕西耀州窑产品做大致的比较分析,探求两者的工艺史关联。
北宋初期,河南耀州系青瓷开始出现在中部地区伏牛山一带的窑场;宋金时期,其烧成品的品质和数量都达到了巅峰;至金末时,烧成品质量逐步下降,但所涉及的窑场几乎遍布整个河南地区。
二、河南耀州系青瓷的考古历程和成果
河南地区耀州系青瓷的发现与学术界对汝州地区“汝瓷”的调查研究密不可分。在20世纪30年代,原田玄讷(日本)等人就到临汝县进行过调查,采集到的标本中大多数是耀州系青瓷,因此不少国外的学者曾一度认为汝州是北方青瓷即耀州系青瓷的主要产地,至1935-1936年故宫博物院选送清宫旧藏的汝窑、官窑器物,参加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举办的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后,才初步认识到“汝官瓷”和耀州系青瓷的区别。
50-80年代,故宫博物院陈万里、冯先铭、叶喆民等人先后对河南中部相关窑场进行了调查,均发现了大量耀州系青瓷标本,并且冯先铭先生首次提出这些为民间烧制的素面或印、刻花青瓷为“临汝窑”,用以区别专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的天青釉“汝官窑”[1]。
90年代至今,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对省内大多重要窑场进行了考古发掘,更加明确了河南省内耀州系青瓷的烧制时期及分布范围。
以下就窑址出土、墓葬出土及其他考古发现等情况,分别予以简要说明。
1.窑址出土
从已有考古调查和发掘资料中可以看到,宋金时期,河南地区烧制耀州系青瓷的窑场众多,主要分布于河南中西部地区。包括以汝州为中心的中部烧造区(鲁山窑、临汝窑、严和店窑、清凉寺窑、钧台窑、扒村窑、登封窑、密县窑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