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浙江杭州水田畈(良渚文化)遗址,1958年至1959年在该遗址的发掘过程中都发现了稻种;出土甜瓜籽的浙江吴兴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1956年和1958年在该遗址的发掘过程中发现了稻米;出土葫芦皮、葫芦籽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1974年在发掘500平方米的范围之内,普遍发现了稻谷、稻壳、稻秆、稻叶。如何来分析、认识这些现象的共同之处呢?为什么与蔬菜种籽或蔬菜实物出土均为同一遗址的粮食作物,其历史可以追溯推前,而蔬菜栽培起始时代就到此截止了呢?如果拿粮食作物与蔬菜作物的栽培历史相提并论,那么郑州裴李岗遗址出土的粮食加工用具已有7800年左右的历史,而为什么蔬菜栽培的起始时代,一般学者们也只敢以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芥菜或白菜类种籽”的年代来作为它的上限呢?笔者认为:蔬菜栽培的起源并非晚于粮食作物栽培的起源。从某种程度上讲,某种蔬菜的栽培可能早于一切谷类植物的栽培历史。“从民族志的材料看,亚洲、非洲一些热带亚热带的原始民族的农业首先栽培的是块根作物。”而块根作物基本上都属于蔬菜之类。毫无疑问,“我国块根植物的栽培是十分古老的,只是因为块根植物容易腐烂,在考古上难以发现罢了”。
 
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的菱角
不妨有人会提出:在全国出土的或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粮食作物的另外20多处遗址中,并没有蔬菜种籽或蔬菜的其它遗迹发现,难道说这些遗址所处的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同样开始栽培蔬菜了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粮食能够储藏,蔬菜容易腐烂,粮食种籽就是粮食本身,而蔬菜种籽的收获与粮食的收获在数量上是无法比较的。即使说全国所有的新石器文化遗址都曾埋藏过粮食和蔬菜种籽及其有关遗物,但是经过几千年地温、地湿及土壤中的酸、碱腐蚀侵害,它们未必都能保存到现在。
目前全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有6000多处,而出土过粮食或发现过粮食遗迹的遗址不到30处,出土过菜籽或蔬菜实物的仅本文前面提到的四处。而这四处遗址为什么能把这些蔬菜种籽或实物保存下来,这是有特定条件的。西安半坡出土的“芥菜或白菜种籽”是装在一个小陶罐里。浙江余姚河姆渡、杭州水田畈、吴兴钱山漾遗址之所以有幸能存葫芦皮、葫芦籽、瓠籽、甜瓜籽,是与这些遗址的地层条件有直接关系的。正如汪济英、牟永抗二先生所说:“浙江冲积平原上的古文化遗址,其下层多数处于饱和的潜水面之下,而且地下水长期保持着相对静止的状态,空气细菌很难侵入,这些都为有机质遗物提供了良好的保存条件”。所以我们不能以主观的想象来要求历史的变迁。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六、新石器时代的耕作农具是:“大者用于禾,小者用于菜”
 
河南巩义市双槐树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石铲
上面提到全国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6000多处,出土过粮食或发现过粮食遗迹的遗址不到30处,出土过菜籽或蔬菜实物的遗址仅四处。如果说笔者在前面所谈的理由还不够充分的话,那么,我们还可以从目前已发现的考古资料中寻找新的证据。笔者认为:凡是小型耕作农具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基本上都揭示了该遗址所处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栽培蔬菜的事实。过去,人们只笼统地把石铲、骨铲归为耕作农具,而没有从其形状大小、质料优劣上搞清某件石铲的用途。王若愚先生认为: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纺专,“应是重者用于麻,轻者用于丝”。
 
陶纺轮(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展品)
笔者认为: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耕具一般是“大者用于禾,小者用于菜”。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小型骨耜、骨角器等
如果有人不信的话,不妨略举数例:1978年山西襄汾陶寺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的一件有肩石铲,高仅4.2、宽仅3.9厘米;1959年秋甘肃永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