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渊同志对景德镇陶瓷发展的卓越贡献
2010/10/27 19:34:50

  ——兼论其崇高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风范
            上世纪初,由于晚清政府的腐朽而导致政权的丧失,历经元、明、清三朝的景德镇御窑厂也宣告结束。随后,中国社会进入军阀混战时期,国力衰退,致使日本帝国主义乘隙侵入中国,景德镇也频遭日机轰炸,重创了景德镇陶瓷业。幸赖中国人民的浴血抗战和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援,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本以为中国人民从此过上和平安宁的生活,但接踵而致又发生国共内战,战火四起,生灵涂炭,政权腐败,民不聊生。景德镇成为苦难的旧中国的一个典型缩影:陶瓷业主大量破产,百业萧条,工人大量失业;陶瓷艺人四散,有的流浪,有的返乡,有的甚至上山为僧,四处寻求生活的出路。存者也是惨淡经营,难以维持。曾经制造出无数美仑美奂的瓷器为康雍乾盛世添色的景德镇陶瓷业陷入历史底谷,奄奄一息;曾经是中国历史上四大名镇的景德镇风光不在,被人称为草鞋码头。
    全国解放后,党和国家对景德镇特别重视,将景德镇提升为省辖市,这一举措无疑是高瞻远瞩的。之后于一九五二年十月派赵渊同志来景担任市委书记十余年、并短暂兼任市长。为瓷都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赵渊从全面认识瓷都开始,并将这种认识向省委和中央汇报和沟通,得到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李富春、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李先念的支持,将发展景瓷列入我国第一、第二个五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共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于1956年在南昌召见赵渊,发出最高指示“你是管理瓷器的,就把瓷器的事管好。”
    赵渊同志从革命战争中走来,保持着革命战争中那么一股干劲,那么一股朝气,不分昼夜,没有节假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他带领广大干部群众采取许多措施,迅速恢复陶瓷生产,许多陶瓷工人又回到了景德镇。为了打响景瓷品牌,发掘景德镇深厚的陶瓷艺术传统,他组织从旧社会过来的一些身怀绝技艺人成立市陶瓷工艺美术社,为国庆五周年生产艺术纪念瓷和国家礼品瓷,深获中央有关部门好评,为景瓷赢得了新的荣耀,发扬和传承了景德镇陶瓷艺术。之后景德镇成立了国家用瓷办公室,专责为中央各部门制造各种精美瓷器。这些瓷器有的陈列在钓鱼台国宾馆、中南海、人民大会堂等国家重要场所,尽显了景德镇的荣耀;有的日用瓷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生活日用品,给这些政务倥偬的领导人日常生活带来许多艺术享受;有的作为礼品代表我中华艺术由中央领导赠送外国政要、名流、友好人士,为他们所珍爱、所叹服。
    为了发展陶瓷经济,促进百姓就业,赵渊同志可谓是殚精竭虑地带领人民艰苦奋斗,建设了一个又一个数千工人的陶瓷大企业:建国瓷厂、人民瓷厂、艺术瓷厂、雕塑瓷厂、为民瓷厂、宇宙瓷厂、光明瓷厂、红星瓷厂、东风瓷厂、红旗瓷厂、景陶瓷厂、高压电瓷厂等大型瓷厂及配套企业原料总厂、陶瓷机械厂、瓷用化工厂、耐火器材厂等,这些企业又自办大集体、小集体,广泛吸呐社会人员就业。在三年困难时期,很多外省人来景德镇就业、搞饭吃,这些企业和其它行业与效区养活了多少外省人。赵渊同志还雄心勃勃地指派曾朴等得力干部在考察世界各国先进瓷厂后,建成了最先进、规模最大的被称为“全能瓷厂”的景德镇瓷厂。韩光同志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身份下兼艺术瓷厂党委书记,将艺术瓷厂建设为样板工厂,亦为景德镇陶瓷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国内外客人参观这些企业后,无不发出由衷的赞叹:共产党真是了不起,此种盛况唯此可见。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各有不同:艺术瓷厂生产粉彩古彩艺术瓷,雕塑瓷厂生产雕塑瓷,光明瓷厂生产青花玲珑瓷,建国瓷厂生产颜色釉瓷,人民瓷厂生产青花梧桐餐具……这些企业和产品获得了无数国内外奖项。如青花梧桐、玩玉牌玲珑瓷等获得国内外金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