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瓷烧制技艺从文化遗产迈向文化资本
2011/1/10 21:58:45
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召开,中国以40票高票当选为该委员会成员,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了当前的热点。面对文化遗产,我们能否处理好保护、开发与利用的矛盾?
日前,笔者走进瓷都德化,探访名列“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德化瓷烧制技艺,如何通过产业化运作使其具有造血功能,从而使老产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独特的民窑烧制技艺
2006年6月2日,国务院在中央政府门户网上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德化瓷烧制技艺名列其中。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瓷雕是我国古代发明之一,历代以来,瓷雕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与交流的重要输出品,与丝、茶并誉于世界,在国际贸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据德化县文体局局长陈金殿介绍,德化窑是中国民窑的代表,民间传统工艺个性显著,个体生产方式突出,民间个体经济成份含量高,产品种类多、数量大、品质高。德化瓷雕塑在对外贸易和中外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德化窑白瓷于十七世纪传入欧洲,被欧洲誉为“中国白”,当时欧洲的陶瓷厂商为了仿制生产“中国白”投入巨资攻关,推动了当时欧美陶瓷业的发展。德化窑炉是“串窑的始祖”,对中外窑炉改革和窑业技术进步起过推动的作用。德化窑对国内外陶瓷发展曾经发挥过重要的影响,在中外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陈金殿告诉笔者,德化瓷雕在故宫博物院、南京、上海、广州博物馆,英国、法国、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各大博物馆都有珍藏,且为镇馆之宝;它对于研究、了解、弘扬中国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及友好往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烧成技术、窑炉结构、坯釉配方已成为国内外专业人士不遗余力地潜心研究、仿效的课题。
6家传习所与10位传承人
近日,福建省德化县泰峰艺术瓷研究所所长许瑞峰正紧锣密鼓地准备“泰峰瓷坊”筹建工作。
“泰峰瓷坊”是个融陶瓷研发、艺术创作与设计、制作与生产、艺术展示与销售、学术与文化交流、陶艺体验、休闲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德化陶瓷文化旅游示范园区,也是德化瓷烧制技艺的集中展示平台。
许瑞峰是德化瓷烧制技艺省级传承人。曾经许瑞峰游离于传统,潜心钻研红瓷、宝石釉的烧制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然而面对鲜花、掌声以及金钱,许瑞峰陷入了新的思索:作为陶瓷世家的第四代传人,如何把德化瓷烧制技艺发扬光大?于是他豫然回归,苦苦追索,立志于把瓷雕艺术发扬光大。
与许瑞峰不同,德化县莹玉艺术陶瓷研究所的苏清河却始终不曾离开传统瓷雕。 苏清河是德化“何派”技艺传承中的一位名家,还是德化传统瓷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享受着国务院的特殊津贴。50多年的实践,使他全面掌握了陶瓷雕塑的技能,并形成了形神兼备、精雕细刻、优美传神的艺术风格。他还把瓷研所当作一所学校授徒传艺,先后培养出徒弟200多人,有的徒弟已成为国内有名的工艺师。
据德化县文体局局长陈金殿介绍,为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化,国务院制定了“国家+省+市+县”共4级保护体系,要求各地方和各有关部门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按照国家文化部要求,德化县已建立了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名录,目前该县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家级1人、省级4人、市级5人;6家德化瓷烧制技艺传习所也正在筹备授牌中非遗给力瓷雕“钱”景
近日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