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能是从萌芽的自然釉到原始瓷釉的过渡时期。更进一步,这一时期有可能成为我国原始瓷的诞生时期。
      随后,许宏老师又向我们展示了展柜中的另一件陶器,其名为长流平底盉。他介绍,这件相对完整的酒器出土于贵族墓中,有意思的是,经过对比研究发现,虽然二里头遗址中出土的原始瓷片数量有限,但从其形制看,恰恰就属于这种长流平底盉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原始瓷片的形制对其进行复原,复原出的最终器形正和长流平底盉一样。
      许宏解释,通过对目前国内出土的原始瓷器形进行分析后,他们发现,这种长流平底盉仅见于二里头文化第二期,而国内其他地方,尤其是也发现有原始瓷的南方等地,与二里头文化大体同时或稍晚,也有类似的器形。“它们的相对年代与交流关系究竟如何,这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许宏说,
      二里头发现的这种原始瓷的胎料有的与南方发现的相近,有的则与本地的白陶、印纹硬陶关系密切,因此对二里头原始瓷来源问题的深入探究,还需要新的证据。
 
伊川缸
 
长流平底盉
 
陶豆
 
青瓷罍(léi)
      作为陶瓷之源,洛阳证据多多
      1万余年前陶器在洛诞生,商代白陶高度发展,西周原始瓷数量震惊世人、最大原始瓷举世无双……
      二里头原始瓷真真切切的存在,让郭爱和更加坚定地认为,洛阳正是中国陶瓷之源。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他又走访了洛阳博物馆、偃师商城博物馆、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等,找到了更多的证据。
      洛阳博物馆“河洛文明展”的第一部分就提到,距今30多万年以前,洛阳的先民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进入新石器时代后,随着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人们过上了定居生活并发明了陶器;到仰韶文化时,洛阳的制陶工艺就已相当成熟,发明创造的彩陶成为当时最有成就的原始艺术。
      二里头遗址发现了中国最早烧制的原始青瓷器,这一发现将瓷器的成功烧制时间前推了几百年。
      在偃师商城博物馆的展板中提到,商代陶器仍是主要的日常生活用器,偃师商城内出土了大量陶鼎、陶鬲、陶盆、陶罐等,说明制陶业在当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同时,商代的白陶器也得到高度发展。
      而到了西周,仅洛阳北窑西周墓地一处出土的原始青瓷比中国各地出土的商周原始青瓷的总数还多,不仅如此,洛阳出土的同一时期的最大的原始青瓷,举世无双……
      “‘陶瓷之源在洛阳’这一说法肯定是没错的,证据有很多很多。”对郭爱和大师提出的这一观点,长期关注河南历史、曾任《厚重河南》主笔的于茂世极力“点赞”。
      于茂世在接受《洛阳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说洛阳是中国陶瓷之源,大家的视野不应仅仅局限在现在的洛阳城,而应该是历史上的大洛阳。比如,现在备受关注的汝瓷、汝窑,发现唐三彩窑址的巩义窑,在历史上都属于洛阳;再比如,仰韶彩陶的标志性器物、现存于国家博物馆的伊川缸,最初的发现地也是在洛阳。
      “陶瓷是中国的主流文化,在北宋以前包括北宋,洛阳不是国家的政治中心,就是国家的文化中心,在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你相信是非主流,或者是支流区域创造与主导主流文化的发展吗?”于茂世反问。
  许宏(中)和郭爱和(右)在讨论
 
王莉英
 
王洪伟
      中国陶瓷洛阳“揭幕”,相关研究亟待“中原转向”
      除了拿出更多证据,证明洛阳作为中国陶瓷之源具有当之无愧的地位,在于茂世看来,郭爱和大师提出的这一概念,还有更重要的意义。
      他表示,陶瓷之源在古都洛阳,在中原河南,这是郭爱和继“洛阳三彩”概念之后,提出的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