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出来的,他科研和实践并重,科学与艺术同行,充分掌握了醴陵瓷技艺规律,他继承醴陵釉下五彩的文脉,用他的坚守和勤奋为醴陵瓷艺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他提携后辈,成就后人,毫无保留的授艺于数百学生,使“薄施淡染”技法在醴陵产区大面积推广,成为当代醴陵釉下五彩瓷的主流风格。
      由于这种技法学徒时间长,艺术设计水平要求高,制作周期久,成本高而烧成率低,很多人便不愿意坚持。有的为降低成本而抄袭模仿或粗制滥造,甚至转而学习其它产区短平快的做法。陈扬龙大师生前创建工作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这块沉甸甸的牌子就挂在他们工作室这栋不显眼的小楼上。长女陈利是其得力助手,幼子陈志峰负责成型工艺,儿媳申彬传承其技艺。在他去世后,三个子女带领十几位徒弟,在困难的境况下仍然坚持传承陈扬龙大师技艺和精神,坚守高品质艺术瓷的道路,以此来发展醴陵瓷窑口的艺术特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中国国家博物馆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几年来推出一系列展陈收藏举措。这次推出的“薄施淡染——陈扬龙醴陵釉下五彩瓷技艺传承展”就是又一个例证。展览展出了陈扬龙大师生前创作和亲笔绘制的作品 78件,陈利和申彬的作品 30件,以及大量写生稿、设计稿和使用工具,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陈扬龙及其传承人的技艺全貌。希望通过此展鼓励和扶持“薄施淡染”的传承人继续坚持陈扬龙大师“在传统中学,从工艺中练,沉下去。从自然中悟,在时代中立,走出来”的研创精神。希望通过国家博物馆这个最高文化艺术展示平台,影响当代的陶瓷艺术家,坚持陶瓷本身的艺术语言,继承各窑口的优秀传统,保持其特色,创作出经得起历史沉淀的优秀作品。同时,希望广大观众能够欣赏到陈扬龙大师及其传承人“符合这个民族的审美标准,符合大自然的根本规律,打动人,感染人”的艺术,并从中感受到陈扬龙先生“生于斯,死于斯,奉献于斯”的大国工匠精神。



      陈扬龙先生的子女,决定将其父亲的一部分精品力作捐赠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对他们这种爱国奉献的精神,深表敬意和感谢。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