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育人,匠心传承——钧瓷烧制技艺传承人苗长强
2017/10/13 13:14:00
今年55岁的苗长强生于河南禹州神垕镇,是神垕陶瓷职业高中一名教师,教书生涯至今已有30年。这个看上去充满书卷气的普通教师,却有着近40年的钧瓷烧制技艺。他制作的钧瓷作品多次在国家级专业评比中获得大奖,2008年北京奥运会,还作为奥运国礼,送给了参加奥运会的204个国家的领导人和各国代表团。
苗长强出身钧瓷世家,父亲苗锡锦现年86岁,被称为钧瓷记忆的活化石。苗长强自幼在父亲的影响下和钧瓷结缘,1980年进入神垕镇新华瓷厂,开始尝试烧制钧瓷。1985年,禹州市政府提倡各瓷厂优秀员工通过考试到大专院校进修,苗长强顺利进入了西北轻工业学院陶瓷专业,开始系统学习。
1987年大学毕业后,苗长强来到神垕陶瓷职业高中做了一名教师,负责陶瓷工艺课,业余时间在当地陶瓷厂做一些技术工作。至今,苗长强坚守方寸讲台已整整30年。他常说,要让神垕的孩子都了解钧瓷,学会烧瓷,爱上钧瓷文化。
神垕有着千年古镇及中国钧瓷之都的称号,这里的一切都早已融进了苗长强的生活。每天晚饭后,他会挎上粗布大兜,带上小铲子到家后的金鸡山,一是散步,二是寻找适合制瓷的各种土和矿料。当发现可用的瓷土他会用铲子拍打,用手把捏,甚至放入口中去体会土粒的细腻度。
一件钧瓷成品要经过原料加工、造型、素烧、施釉、釉烧等多道工序。苗长强制作钧瓷的工坊就在他家后院,数百平方大的屋子里摆放着上千个大大小小做好的泥胚。温暖的光影下,这些泥胎等待着最终的入窑孵化,从素颜到万彩寄托着钧瓷艺人的感情,也收获着希望,也许一件传世珍品就会在其中诞生。
手拉坯成形是一种古老的技术,要求手工技术水平高,劳动强度也较大。苗长强经常一个人在工作室里创作,他将揉好的泥团放在轮盘上开始拉坯,根据心中所想的器物线条转换成手法,泥团时而拔高、时而摁压,随着轮盘的转动在两只手的拿捏下逐渐成型。
成形的生坯要首先进行素烧,苗长强会对素胎再次进行细细打磨,精益求精。
苗长强介绍说,钧瓷烧制不易,从选料到烧成,其间要经过数十道工序,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这也是钧瓷珍品率极低的原因。
工坊里的几口大缸是用来调制釉料的,一般需要五到十分钟把沉淀的釉搅均匀后立即使用,每次苗长强总是亲力亲为。
苗长强拿起一个浸过釉的素胎仔细端详,目测判断釉浆的厚度是否合适。
多年来,苗长强家中的烧窑车间里堆放了数以千计大大小小的笼盔,高达数米,看起来甚是壮观。这些笼盔都是在进行柴窑烧制钧瓷时使用的。
苗长强小心翼翼地把上过釉的釉坯放入笼盔中,准备入窑进行最后的烧制。
苗长强对做瓷始终怀着敬畏之心,有一种艺术家完美主义的强迫症,即便是心仪的作品烧成后有微小的瑕疵,他都会毫不吝惜地毁掉。
在父亲亲手制作的《禹州市古均窑遗址分布图》前,苗长强说道,这个分布图上详细记录了禹州古钧瓷窑址的分布情况,多年来苗长强无数次用脚步丈量着父亲考察的足迹,又亲手把这一捧泥土传递给儿子苗育耀。
现在,苗长强会和儿子苗育耀一起制作钧瓷,他们一起交流制瓷心得,父子俩有探讨,有争执。他经常对儿子说,做瓷要源于内心的热爱,用心去做,单纯的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就够了。
手艺人都希望将自己的技艺传承给下一代,苗育耀跟随着父亲,二十多年来他的视线从仰视成了俯视,眼看着父亲的背一点点驼了下去,头发也挂满了银丝。苗育耀知道,这不仅是父亲的期望,也是一种责任,父亲带他走进这扇门,走出来必须靠自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