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晓晴口述史——传统与现代的反思
2019/11/22 17:29:26

      “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各地良工之精华”的瓷都景德镇,千百年来一直引领着中华陶瓷文化之风骚,所产瓷器不仅胎质莹缜如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而且装饰方法丰富,负有“东方宝彩”之称,博得了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人士的喜爱。与中国画、珐琅彩、京剧等传统艺术一样,新时代的景德镇陶瓷艺术需要传承,更要发扬光大。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家应发挥自身的优势,在个人熟悉和擅长的领域里做深、做大、做广,将景德镇陶瓷技艺发扬光大。
 
龙窑遗址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景德镇陶瓷创作的立身之本,是景德镇陶瓷的“根”。现在不少陶瓷艺术家连继承传统文化都没做好,谈何突破和创新?不会爬就想跑,那不是痴人说梦吗?尤其是今天,在西方文化惊涛骇浪般的地冲击下,不少陶瓷艺术工作者迷失了方向,盲目媚外。
      一言以蔽之,景德镇的传承使命重于创新!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正遭受着西方文化的强劲侵蚀、渗透和冲撞,正面临着严峻的西化危机,这让越来越多的国人陷入追求、迎合西方文化的洪流,不了解甚至摒弃了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
      欧洲的观念陶艺(现代陶艺)起源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今天的欧洲已是非主流艺术,并沦落为一种艺术游戏。但是,它却在中国有着重要的地位,甚至成为衡量国内现代陶瓷艺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盲目地跟从无疑会给传统陶瓷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纵观古今中外历史,中国的陶瓷文化不仅从未被外国否认过,还始终影响着世界,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有着这样辉煌的陶瓷文化史,现代陶瓷艺术家为何要自卑、媚外呢?
      中国陶瓷如果抛弃了传统文化,就等于失去了最本质的东西,那么制作出来的器物就没有中国味了。景德镇曾创造了中国陶瓷史的辉煌,给华夏民族留下了丰富的资源。不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不汲取前人留下的营养,我们创作的陶瓷就很难有中国特色。
      我的感受就是:真正的陶瓷艺术家完全没有必要为利益而迎合西方市场,而是应该以弘扬中华民族高雅艺术为己任,牢牢抓住传统文化这条“根”,汲取姊妹艺术的养分,提高自己的修养,体验、感悟生活,创造质量上乘的陶瓷作品,这样才能“酒香不怕巷子深”,有眼光的收藏家自然就会找上门来。我还是认为那些盲目媚外的艺术家纯属鼠目寸光,他们的作品可以说“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饶晓晴 2016年作品《兰亭雅集图》
      “艺术必须是继承和发展,目前中国文化已有西化的趋势,而中国人还没完全投向本土化,这需要思维的重新认识。”我曾经代表景德镇去北京参加了一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流研讨会,会上不少专家都表示中国陶瓷是极具潜能的,但从现在来看,它并没有发展,而是处于停步阶段,并没有把它的潜能完全发挥出来。作为景德镇的代表,我觉得当代陶瓷一方面受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另一方面又受着拜金主义的侵蚀。从自身来讲,处于一个时代就必须了解身处这个时代的责任,我们应该更多地发扬中国文化,而不仅是停留在商业炒作的层面上。因为艺术对待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谁抓住了中国文化的本源,谁的潜能就能得到发挥。
      从梦想到现实,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尤其是陶艺工作者在这方面的责任更为重大。如果仅仅是贴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签,而没有实际的行动;如果仅仅是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衣,而疏忽实质的内容,将不但会愧对我们的先人,也将会愧对我们的后代。因为,“人的需要的丰富性”和“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显现和人的存在的新的充实&r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