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远长大师谈当代景德镇“瓷雕”艺术
2013/6/8 22:09:16
中国瓷网、绿宝石玉瓷网总经理朱东明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探讨当代“瓷雕”艺术。
现在说到景德镇的瓷雕,外界评价有些负面,我们自己有时也感到心痛,一些人也显得信心不足,不少做雕塑的换手画瓷器的情况也的确存在。其实静心想想,景德镇瓷雕目前面对的困难真的那么不可克服吗?我看未必。
上世纪80年代,景德镇雕塑瓷厂创作瓷雕“水浒108将”(部分)。
现在谈到景德镇瓷雕的最好时期,人们会怀念上世纪80年代,那时雕塑瓷厂以创作水浒108将为标志,达到它的鼎盛期,以曾山东、何水根为代表的景德镇传统瓷雕力量,当时也比较强;陶瓷学院以周国桢教授、尹一鹏教授为代表的学院力量,加上轻工部陶研所康家钟、张育贤等强将,使得景德镇瓷雕在当时的创作和市场都比较强大,与广东石湾、福建德化呈鼎立之势。现在的情况与那时相比呢?在我看来,现在的景德镇,不管是瓷雕人才队伍,还是作品质量,依然是景德镇最好的时期之一。陶瓷学院以周国桢教授为代表的学院雕塑力量应该说比原来更强了,周老师的瓷雕得到市场更大范围的追捧。姚永康教授的瓷雕水平得到世界陶艺界的好评。青年教师孟福伟表现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生死时速》、张婧婧的《弧系列》分别获得第11届全国美展金奖和铜奖,都是瓷雕。
雕塑瓷厂因为前些年改制,现在办成了“创意文化产业园”,在景德镇也是很有生气和创新活力的陶瓷创作基地,这里每周的两个“创意集市”,我也会经常去看看,很多好的陶艺中不少就是陶瓷雕塑作品,尤其是看到很多年轻的面孔,有的是青年教师,有的是来自全国各地毕业不久的美院大学生,这些都是景德镇过去没有的。现在的景德镇,与其他陶瓷产区相比,最大的不同是这里不仅云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也吸引来了很多外国艺术家,其中也有雕塑家,如韩国的李伶美,其雕塑很有创意。景德镇本土雕塑家中,作品艺术质量高和市场做得好的也可以列出一长串,如张育贤、聂乐春、李恭坤、高峰、徐波、曹春生、赵坤、周玲等。
景德镇瓷雕近几年之所以给外界感觉萎缩了,停滞了甚至落后了,其根本原因一是市场产业化程度不高,瓷雕人各做各的,没有形成应有的合力,再者,景德镇瓷雕就艺术家个人而言各有特色,但作为一个千年瓷都,其瓷雕地域特色和整体风格还在探索、形成之中,这一点似乎还没有德化和石湾那么风格鲜明。
雕塑瓷本是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本该在景德镇瓷艺产业总量中占得应有的份额,一个没有雕塑瓷的景德镇是不可想象的。为什么现在的景德镇瓷雕销量不大,产业化程度不高呢?我感到问题就是出在“合力”上。德化和石湾,因为都是靠做雕塑吃饭的,所以从政府到个人,不论是政府规划,还是个人私下闲聊,都会自觉地共同维护好雕塑的声誉。因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景德镇瓷艺品类丰富,大家又都在做市场,都有竞争,于是有意无意间不注意互相维护,甚至有的互相贬损。不但是画瓷的与做雕塑的,还有学院派与传统派,教授流与大师流,本土艺术家与外来艺术家,传统技艺与现代陶艺等,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这种现象。而陶瓷雕塑,最容易被诟病的就是说它“复制”,你说他说,越传越广,加上一些不具备雕塑技艺的人随意翻制他人作品,而且粗制滥造,市场监管又不到位,使得景德镇瓷雕的声誉受到很大影响。
其实对陶瓷雕塑是“复制品”一说需要区分,应针对不同作品作不同分析。假如一件作品像工业产品那样批量复制生产,包括一些“盗版”复制他人作品的,当然是复制品。作者自己亲手创作的作品,翻模是由陶瓷工艺本身需要决定的,作者在翻模制作时有很多再创作成分。按国际惯例,作者亲自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