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孔繁德:当代艺术瓷收藏的反思维
2013/2/16 17:42:04
孔繁德(左一)和秦锡麟(右一)黄焕义(右二)在展览中
孔繁德收藏的瓷瓶
孔繁德是个有趣的收藏家,可以当爷爷的年纪,却喜欢跟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年轻人混在一起,明明是受传统教育下过来的一代,却偏偏最唾弃固步传统、画面呆板的瓷器,扭转的、变形的、色彩诡异的当代艺术瓷才是他心头所好,孔繁德说自己就像是一件经过高温炙烤的青花釉里红瓷器,窑变使瓷器最终呈现很多不确定性和随意性。“不拘俗套,变化多端就是我的个性。”他解释说。
2013年的艺术品市场进入“调整期”,您收藏的进程会暂时停顿么?
孔繁德:不会,首先我一贯明确自己的目的是收藏而不是投资,投资虽然也可以投自己喜欢的艺术品,但是肯定更看重升值空间和回报率,很多投资人买下艺术品之后,连看都懒得看一眼,就等升值抛售。在我看来今明两年那些纯为了投资的人一定走到死胡同里去了。我收藏的瓷器每一件都是精挑细选过的,功课做得多自然有心得,而且我在方浜中路的小二楼内最喜欢办一些朋友圈内的展览,大家一起欣赏探讨,那才是人生乐趣。其次,不是都说艺术品市场泡沫多么?去年下半年景德镇艺术瓷市场状况不佳,2013年挤挤泡沫正好,建仓、入仓都可以,蛮好收一些自己喜欢又价位适中的瓷器。
您收藏中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孔繁德:这里我又有些心得了,收藏一定要从小做到大,不要从大做到小。看到市场中很多人一下投大手笔,建一个当代艺术瓷的展览馆,噱头很足,场面很大,但是缺乏对当代瓷文化艺术方面的研究,缺乏对市场的判断,又没有好的管理人才,撑不了多久就完蛋了。而从小做到大就是平心静气慢慢收藏,凭借个人的力量建立收藏体系,和艺术家们交朋友,帮助他们做些展览和推广,多做些艺术理论方面的研究,这样才能比较稳定。应该说就各种艺术品项目的从业人员中,真正的艺术瓷创作者数量算是少的,他们总的创作能量肯定不会太大;陶瓷制作工艺复杂,通常是18道工艺,从开采全程看是72道工艺,不是随时都可以创作出来的,而且要经历火的考验,这决定了一件好的陶瓷艺术品的基础工艺价值。
您的当代艺术瓷收藏建立了怎样的一条收藏体系?
孔繁德:在当代艺术瓷还不那么出名的时候,我专门收大的,就是大名头的艺术家,大个头的瓷器,大手笔地买进。现在景德镇一共有29位瓷艺家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很多年前,在同我交朋友的时候,这些瓷艺家还没有得到像今天这样高的社会地位,所以我从景德镇收藏到不少大师的早期作品、代表作品抑或是绝品。去年“上海收藏周”期间,当代陶瓷泰斗级人物秦锡麟先生到我这里参观,看到他10多年前的作品《春意盎然》,秦先生自己也忍不住赞叹,因为该系列早已被故宫[微博]博物院收藏了。市面上早已不得一见。现在当代艺术瓷市场的大师级作品价格早已高不可攀,我又开始逆势专收小的,但是这个小可不是指大师的后代或者徒弟,而是有学院功底的当代艺术瓷年轻后辈,这个收也不是一件一件地收,而是一个系列一个系列地收,基本不在十件以下。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在市场中没有仿品,可放心收藏。
为什么一次要收十件这么多?
孔繁德:年轻的艺术家喜欢创作成系列的作品,这样才可以充分地表达他们思想中的艺术感觉,延续创作思路。收藏讲求系列,十件作品中即便我因为各种原因送掉了五件,其余五件还是一个系列。
早几年采访您,就频频听到“学院派“这个词,学院派到底有什么好?
孔繁德:学院派是相对传统派来说的,基本上指的就是景德镇陶瓷学院在读或者毕业又或授课的艺术家们。他们接受的专业美术教育和先进的美术理念,而且在他们身上你看不到很多社会习气,或是艺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