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技艺迷失的景德镇
2012/1/4 22:25:31


  宋景德元年(1004年),一纸敕令从帝都开封传递到江西省东北部的昌南镇,这个偏居一隅的小镇因出产的瓷器光致茂美,深得宋真宗赏识,被赐名为“景德镇”。
  景德镇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依靠一种产业维系生存十个世纪而没有中断的城市。这条高而平稳的发展曲线,在最近30年掉头向下,打压它的是“市场经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市场化的冲击让以手工艺术瓷为主的景德镇难以招架,原有的十大国营瓷场无可奈何地以破产结束了曾经的辉煌,产业形态化整为零。
  已被挂起许多年的家庭作坊的小舢板,被再次投入“海”中已极不适应。景德镇一年70%以上的瓷器是通过在外地摆地摊、展销会等形式销售出去的,这对于坚守着高端与荣耀的老手工艺人是一种折磨。
  一批中生代陶艺家的思索、探索表明,陶艺取代传统陶瓷制作,是景德镇再造“瓷都”的可能路径。
  古镇走到了谷底
  1983年,《话说长江》在央视首播,第17回题为“瓷都景德镇”,当时用“烟囱林立”来形容这座瓷都的繁庶。今天,“雕塑瓷厂”内仍保留着存世不多的两根大烟囱。
  它们都已废弃,钻进底座,是一个客厅大小的窑,目前用作仓库,木架上摆放着盛黄酒的瓷瓶,笸箩里密密叠着各色瓷花朵。窑外工作室里的女工正专心致志地像包馄饨一样把陶泥捏成一片花瓣,16个花瓣拼成一朵莲花。这种直径3厘米的莲花,一天能做八九十个,每朵能卖3元。收音机里正播放着评书,炉上坐着铁壶,一名5岁的小女孩趴在木桌上看妈妈捏花,时光仿佛不在当下。
  像这样的陶瓷小作坊,景德镇最多时有4000多家,它们主要是由十大国有瓷厂分生出来的。计划经济时代,国有陶瓷厂的产品大都由政府采购,景德镇千年来一直主要为官方服务。这种方式的特点是不计成本地致力于工艺精研,而对市场调查、企业管理、成本控制这些市场经济要素一无所知。
  上世纪60至80年代,当时不到40万人口的景德镇市区号称有8万陶瓷工人,能在国有瓷厂谋一编制,像现在当公务员一样吃香。
  这份抢手的职业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逐渐枯萎。景德镇仍只抱着艺术瓷,日用瓷的新进展几乎是空白。与此同时,潮州、宜兴、醴陵、唐山、佛山、淄博、德化、南海等陶瓷产区纷纷引入民营资本,根据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走上现代化企业之路。日用瓷器,如碗、碟、盘或者建筑用瓷砖,都不是景德镇可以批量生产的。
  1995年,这座901岁的古镇终于走到了谷底。景德镇宣布改革大型国有瓷厂,7万陶瓷工人,1/3下岗、1/3退休、1/3留在企业。
  景德镇由此成为当时江西失业率最高的城市之一。于是下岗工人中有人成了三轮车夫,有人南下广东,仅广东佛山就有400多景德镇人担任厂长,更多留下来的景德镇人三三两两地组成了家庭式作坊自产瓷器。
  配方保密,创意抄袭
  1995年,原中央工艺美院大四学生王海晨到景德镇实习,正赶上这景德镇的千年变局。
  当时,影响陶瓷业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陶艺思潮传入中国,并逐渐在舆论上形成规模。
  17世纪之前,中国影响着整个世界的陶瓷文明;一百年后,西方独特的艺术观孕育出陶艺文化。作为传统工艺的陶瓷业在中国一直没有获得业态的提升,与木匠、瓦匠、铁匠等并列,中国历代存世瓷器,只有年号底款,从来没有艺术家签名,这证明了制瓷只是一项手艺,不是艺术。至今在景德镇的乡下,孩子不爱读书,父母会这样吓唬:“那就跟你舅舅去学拉坯。”
  王海晨最厌恶的就是有人问:“做陶瓷,不就是瓶瓶罐罐吗?”王海晨说:“陶瓷是用来表达艺术家思想的语言,不能流于唯实用论。在瓶子上画与在纸上画又有什么区别?”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