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文与刻瓷艺术的复兴
2012/9/24 21:44:26

    相传清代乾隆帝酷爱题写诗文,所游名山园林都留有御笔。乾隆更爱精妙瓷器,所赏名瓷的底部,除了书写上甲、乙、丙评定瓷器等级之外,遇到心爱之瓷器,诗兴大发,更是挥毫泼墨,题写诗文。彼时,御笔亲题,那是大大的珍品,为保持墨迹弥久恒新,更为保证“御笔”百世流芳,宫中主事便命艺人照迹摹刻。乾隆帝怎么都想不到,自己稀里糊涂就促成了后世陶瓷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刻瓷。而刻瓷,在今天,成了山东淄博独树一帜,别于国内其他陶瓷重镇的独特艺术形式。
    不过,究竟是不是乾隆促成了中国刻瓷艺术的起源,尚无从考证。有人提出宋代徽宗崇尚道教、崇尚自然,经赵构推荐并交由刘贵妃珍藏的汝瓷,均赐“奉华”二字镌刻于底部。更有甚者,将刻瓷的历史追溯到秦汉的剥玉。由于历史文献实在有限,刻瓷的起源难以有定论。不过淄博的刻瓷艺术之兴起却无可争议地归功于一个人——张明文。
    “不务正业”的年轻人
    1975年的春天 ,淄博瓷厂的员工宿舍不时传出“当当当……”的声音,路过的人大多会心一笑:张明文又在“不务正业”呢。
有着八千多年陶瓷生产史的淄博,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谋求陶瓷工艺的发展。当初定了两个发展方向:一学江西景德镇的粉彩,二学湖南醴陵的釉下彩。那时,在淄博瓷厂做设计工作的张明文最应该做的自然是帮助企业在粉彩或釉下彩上寻去突破,但是下班之后的他却喜欢闷在家里拿刻刀在瓷器上刻画,是标准的“不务正业”。但是,在长时间的尝试之后,淄博的陶瓷人发现,淄博本地的陶土、烧成等因素并不适合发展这两项工艺,寻找新的陶瓷工艺迫在眉睫。
新工艺?张明文的“不务正业”最终成了淄博陶瓷振兴的新工艺。张明文客厅的玻璃柜中,有一个小小的靛蓝瓷瓶,上面刻着一株金黄色的梅花,背面配有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词,同样是金黄色的。整个作品显得精致、巧妙,别具情趣。这就是当年张明文自己敲敲打打的第一件作品。虽然是“不务正业”,但是当时的淄博瓷厂厂长觉得这小作品“有点意思”,就把它放到了工厂的展厅中。不曾想,这件不起眼的刻瓷“蓝釉金梅花”小瓶,竟成为淄博刻瓷艺术史上的引子。就是这巴掌大小的瓷瓶,被前来参观的外交部礼宾司司长翟荫塘看中,当即定下300件刻瓷作品作为国礼。厂里把当年分来的5位美校学生划给张明文,成立了刻瓷组,由他传授刚掌握不久的新技术。在那时,对于张明文来说,一切也都是全新的,就连刻瓷用的刻刀也是他用废旧的玻璃刀自制的。
1981年6月,张明文被选为中国国家展览团的艺术家访问德国并现场表演刻瓷,在那里,他成功地在瓷盘上完成了马克思、贝多芬等5位哲学家和艺术家的形象创作。1982年5月至10月,美国田纳西州的诺克斯维尔举办了第十四届世博会,这是新中国首次参加世界博览会。世博会184天的时间里,张明文现场创作了四百多件作品,被抢购一空。张明文将刻瓷艺术展示在了世界面前。
三十多年以后,淄博已有超过三千名专业从事刻瓷艺术的工作者,还有数千名业余爱好者,加起来近万人热衷于刻瓷艺术。
复兴的艺术成就大师
2003年,张明文被中国轻工业总会评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但他还有一个心愿未了,就是参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在连续两次评选失败后,2006年,张明文第三次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成功获评。让张明文完成这一心愿的作品是《敦煌归真》,现在,这幅作品仍摆放在张明文家中。
《敦煌归真》是一尊翠玉色的青瓷鹿头樽刻瓷作品,上面雕刻着众多仕女,人物造型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美不胜收,恰如敦煌壁画的刻瓷移植,整个画面给人以祥和安宁清朗的向往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