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评选后的回顾与反思——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明文
2011/2/12 19:24:36
在本次大师评选中,“淄博陶瓷,当代国窑”的品牌被评委们广泛认同,淄博的日用瓷无论从材质和造型上皆可谓无与伦比。这次申报的大师中,有3位在国企中从事日用陶瓷设计的获评国家级大师,这与国有陶瓷企业的背景也分不开,此外也说明日用陶瓷生产企业同样需要国家级大师的品牌提升知名度。
我市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张明文受邀作为评委,参加了这届陶艺大师的评审,淄博市的8位陶瓷艺术家榜上有名,他们当中都是多年致力于陶瓷设计与创作的省级陶瓷艺术大师,既无官员,也没有企业家。对于这次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评选,张明文身处其中,感慨良多,既有回顾,又多反思。
大师申报“大师”
早在今年3月份,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就发文,下达关于开展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工作的通知。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评选始于2003年,原定四年一届的大师评选一拖就是7年,正如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下发的通知中所称:“近年来,行业中要求继续开展陶瓷艺术大师评选的呼声强烈。在征求各省市陶瓷协会意见的基础上,现决定于2010年进行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评选工作。”
淄博,作为“当代国窑”、全国五大瓷都之一,是个大师倍出的城市,具有省级陶瓷艺术大师、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有60多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6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6人。大师,是陶瓷行业内特有的荣誉和称谓。事隔7年以后,淄博的省级陶瓷艺术大师们对于国家级大师的渴望可谓望眼欲穿。
在申报本次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的评选条件中,有一条明确规定:凡是开展了省级陶瓷艺术大师的省(区、市),要具有4年以上省级陶瓷艺术大师(或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身份(含教授)。在山东,省级大师的评选已开展多年,淄博的不少省级大师都是身兼陶瓷艺术大师和工艺美术大师双重大师称号。
大师申报之初,淄博即有60多人申报国家级陶艺大师,经严格按评选条件初选,全省选出30名省级大师参选,省陶瓷工业协会最终筛选出21名参评,在参评的省级陶艺大师中,淄博占了18位,济南2位,德州1位。作为全省陶瓷的主产区,山东省陶瓷工业协会即落座淄博,参评全国陶艺大师,人数最多,淄博当仁不让。
在申请国家陶艺大师的程序中,对各省(区、市)没有成立陶瓷协会的,规定申报者须经两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推荐,早已是国家级大师的张明文自然又费了不少对申报者的举荐之劳。
评委的压力
国家级陶艺大师申报之后,评审之前,参评的省级大师们纷纷猜忖,谁将成为这次大师评选的评委。张明文事先并不知道自己会成为这届的评委。事前,淄博有4位大师曾入选国家的专家库,评委正是从专家库中随机抽选的。直到10月底,张明文接到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的电话通知,他被聘请担任第二届陶瓷艺术大师的评审委员会委员,第二天接到了书面通知,同时告之他对此事要严格保密,并作为一条纪律恪守执行。
就像是一些研究干部和人事变动的会议,要求参会者暂时保密却随即消息走漏一样,张明文赴醴陵评选之前,尽管他自己一直揣着,但耳朵很长的省级大师们早已获知他是评委的消息,来自全国各个陶瓷产区的参评者就通过电话或短信纷纷向张明文表达自己的意愿。淄博市的大师们更是对他成为评委寄予厚望。十几位外省的大师用特快专递把申报材料在张明文出发之前就寄过来,但市内的大师们却没有一人给他递申报材料。张明文觉得,这也说明淄博的大师们尚无这种推销意识。在当下社会,即使是艺术家们也需要这种强烈的自我推销和经营意识,人生尚需经营,何况面对市场的艺术。
在淄博18位参评的大师中,有张明文的学生,更多的是陶瓷艺术界的同道,平时关系莫逆。这使他内心里陡然产生出一种压力和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