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干的日用陶瓷设计生涯——1964年日用陶瓷设计会战
2019/5/12 12:24:39

      尹干,1941年生,江西省赣州市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副会长,山东省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会长。
 
尹干设计的茶具造型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淄博的陶瓷行业还是陶器的生产量比较大。博山陶瓷厂(从员工的数量来说,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陶瓷工厂),生产部分瓷器,但还生产大量的套五盆和五寸碗,淄博瓷厂生产以杯碟为主的外销瓷器,外界对淄博陶瓷产品的印象是“粗老笨重”。
 
尹干设计的茶具造型
      为了改变这个现状,1964年初夏,山东省轻工厅组织了一次日用陶瓷设计会战。省轻工业厅研究所的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的陈奇同志带队来淄博,组建了设计会战的班子,地点设在尹干曾经彩绘实习的淄博瓷厂试验车间。
 
尹干设计的《玉柱》茶具造型,在博山陶瓷厂批量生产
      参加会战的人员有:省轻工业厅的陈奇、曹根娣、大李,济南新中花纸厂的毕业于四川美院的杨建勋,济南搪瓷厂等单位的设计人员,淄博瓷厂的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的谷守纲、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陶瓷系的吴玉田及厂设计人员田良永,市硅酸盐研究所的高潮和尹干。陈奇、谷守纲为设计会战的负责人。
 
尹干设计的《玉柱》茶具造型,济南新中画纸厂设计的新画面
      这次省厅组织的日用陶瓷设计会战,正值陶瓷系统各单位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四清运动)期间,得到各级领导和相关厂、车间的大力支持,参战人员也干劲十足,设计工作开展得比较顺利。尹干、高潮除了在单位参加必要的会议和学习,几乎每天都按时到会战组上班。
 
尹干设计的杯碟画面
      设计会战的主要内容与方向就是进行出口瓷的造型与画面设计。参加会战的成员基本上都是从各院校毕业不久的学生,虽学了艺术设计等有关的知识,但实践经验不足,特别对于出口瓷设计,对国外陶瓷市场情况,如瞎子摸象,摸索实践。
 
尹干设计的杯碟画面
      省厅的陈奇同志及有关人员,会战前做了些准备工作,从省图书馆及相关单位借了大量的英国、日本、捷克等国家出版的有关陶瓷、玻璃生产与设计的杂志。通过翻阅这些杂志了解国外的建筑、室内装饰、家俱、陶瓷、玻璃用品等有关情况,虽是通过画册进行间接的了解,也算是有了初步的印象和设计方向。
 
尹干设计的杯碟画面
      参加会战的都是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人,胆子也大,大家都一边翻阅有关资料,一边根据在学校里学的知识,摸索着绘制设计图。经过一个阶段的努力,设计思路大开,将主观上认为还行的造型设计分别推到淄博瓷厂和博山陶瓷厂进行模具加工和成型制作,画面设计推到济南新中花纸厂打样制作。
 
尹干设计的杯碟画面
    尹干主要是承担造型设计任务,他有三套茶具造型推到博山陶瓷厂进行模具与成型制作。
 
尹干设计的杯碟画面
      在1964年秋交会前夕,经过设计人员和厂里的努力,会战组拿出了一批样品,参加了广州秋季出口商品交易会。两个厂的新产品在会上亮相,与会外商和厂家都很惊讶,没想到山东拿出来那么多新的造型和装饰。可说一炮打响,淄博瓷厂和博山陶瓷厂都拿到了订单。淄博的出口瓷也从以小杯碟生产为主,走上了也有茶具、餐具生产的新台阶。
 
尹干设计的杯碟画面
      尹干设计的“玉柱”茶具造型受到外商青睐,得到大量订货,在博山陶瓷厂批量生产。济南新中花纸厂和有关设计人员,不断推出新的画面,使“玉柱”茶餐具的生产长盛不衰,生产长达十年之久。
 
尹干设计的杯碟画面
      这次省厅主导的设计会战,使各厂的领导对产品设计有了一定的认识,将产品设计提到生产议事日程上来,各厂开始重视美术设计人员的培养和组建设计队伍。这次设计会战的成功,除了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与陈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