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志》[1],其地理卷之一 记载:“【瓷窑场】在鹤壁社取土作器,入冶成五色,不假丹青,古称日出万贯者,今废。【红矾场】在鹤壁社,山中有地一区,周围二里土洁白,取而烧之,其色转红,今充贡。 ” (图4) 从明代嘉靖年彰德府志看,从明代初期至明代中后期鹤壁集已基本无窑场烧造,只留下那美丽的传说,也只剩下红矾场的瓷土可充作贡品了。另据明代崇祯年《汤阴县志》记载:“崔村沟集,在县四十五里,出粗磁器,山僻颇集外省人”[2],还在卷之六货之类中记载:“矾红磁器煤炭”,是指鹤壁集所产的矾红、瓷器和煤炭。到了明末崇祯年间鹤壁社崔村沟集,有几家窑场恢复了民用粗瓷的烧造。

图5 
 
图6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鹤壁集重修栢灵硚碑记[3](图5),是研究我国陶瓷发展史具有十分重要价值的一通碑(全国仅存耀州窑、当阳峪窑、鹤壁集窑三通祭窑神柏灵翁“德应侯”碑)。碑记曰:“栢灵桥者何?指栢翁而言也。栢灵翁者何?我汤邑尊也,后封为德应侯。其父兄子侄世历显宦,晓风气、识土性,游览斯地,知此下有五色土焉,可以陶。因召是乡人而授以配合之法,时人因其法,成夫器,火助之, 发晶莹色。后有巧匠, 因而加厉利斯普焉。邑西之人,借以养生者不啻数万家。因为庙以祀之,年久倾圮,重修毕再文,复摧崩,止留碑记。乡之父老恐残碑断碣,后无识之者,因指其碑之所云,建之桥焉,曰:栢灵桥,志开创之始也。近来桥又有将坏之势,会有儒生李永甡,忽起善念,谋之左右数村及主持宗显,鸠工督事,补辑坚固,令往来者,北望碑记,溯所由来,用志不朽,诚盛事也。是不可无,以记之。爰述其始终而为之序。 ”从《栢灵硚重修碑记》阳、阴碑面看,乾隆三十七年间鹤壁集众乡亲们集资重修栢灵桥,一是为了让人们记住这一善举和盛事。知其今日之修缮之缘由,告诫后生们不忘其根本,守持家业,担当起传承着千年窑火之重任;二是为了修缮之事镌石以纪念。此碑阳面刻有碑记以及地方官员、大德高僧、首事、管事等捐钱人名单;碑阴面还记载了鹤壁窑主们捐资之情况。重修年久失修的栢灵桥,连同刻字石匠共计一百十一人。其目的就是为了祭祀窑神——栢灵翁“德应侯”,更是为了祈求窑神保佑众乡亲和窑主们,使日子红红火火、兴旺发达。通过此重修栢灵硚碑记,可以看出清中期由于“乾隆盛世”,社会的安定和富庶,鹤壁窑火已再次复燃,虽然没有唐宋元之盛况,但薪火在延续。现古柏灵桥遗址尚存,位于鹤壁集镇羑河岸边,为青石石拱桥,2015年2月13日被鹤山区人民政府命名为“鹤山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6) 
图7
  民国时期鹤壁集崔村沟一带有13家窑场,十家烧缸,三家烧碗。新中国成立初期,鹤壁区域内有30多家私人窑场,主要生产百姓生活用瓷,碗、缸、盆、坛、罐之类和砂锅等器皿。1950年形成了以崔村沟为核心的陶瓷生产区;1954年元月正式建社,组建“汤阴县崔村沟瓷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3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以“鹤壁”为名建市,为省辖市,在鹤壁集设立政府所在地。鹤壁市从此开始了历史新纪元。这时的崔村沟瓷业生产合作社改名“鹤壁市陶瓷生产合作”;1958年5月再次改名为“地方国营鹤壁市陶瓷厂”,同年8月改为“地方国营鹤壁市耐火材料厂”;1961年10月再改名为“鹤壁市地方国营大胡陶瓷厂”;1962年6月改名为“鹤壁市陶瓷合作工厂”;1964年元月改名为“鹤壁市陶瓷耐火材料厂”;1965年4月改名为“鹤壁市陶瓷总厂第三分厂”,同年8月成立“鹤壁市陶瓷总厂”统辖三个分厂;1966年开始“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