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青花瓷装饰图案
2010/4/15 0:09:41

古代青花瓷装饰图案丰富多彩,其中常见的有下列一些:
1、回纹,因其线条形式如“回”字一样整齐排列而得名。回纹给人以回环往复和方正、庄重、连绵之感,多用于器物内外口边沿或下足部。
2、忍冬纹,即金银花,多年生攀缘类植物,花可入药。所绘枝蔓花叶按一定规律弯曲缠绕,有绵长不断之意。这种二方连续的图案呈现一种运动姿态,绵长的连续曲线流畅而有节奏,形成旋律线,产生优美的韵律感。
3、缠枝花纹,由忍冬纹发展而来,一般采用二方连续成四方连续的形式,绘以活泼多变、错落有致的缭绕藤蔓和饱满丰茂的各式花朵。变形枝蔓常常连接缠绕着菊花、莲花、牡丹等花卉,图案分别称为缠枝菊、缠枝莲、缠枝牡丹等。
4、卷枝纹,又有卷草纹之称,也是忍冬纹派生出的一种辅助纹饰。图案为变形植物枝蔓作连续卷波状,枝叶线条往往概括抽象,不出现花。
5、蕉叶纹,以芭蕉叶的上仰或下垂的方式整齐排列形成的纹饰,有单叶排列,也有双层复叶排列。蕉叶纹是元明清青花瓷大器上,颈肩部或近足部的常用纹饰。
6、莲瓣纹,用莲花瓣为单位,整齐排列形成的纹饰。有仰莲、覆莲、变形莲之分。元、明青花器的肩、足部常用辅助边饰。其莲瓣内多绘以其他简单图形,为花卉、杂宝、葫芦、圆圈等。其中元代莲瓣多自成单元,瓣间留有空白;明代莲瓣间互借边线,不留空当。
7、云头纹,云纹的一种,形似如意,故又称为如意云头。多为瓶罐大器肩部的装饰图。云头下垂上仰,一实一虚,内部绘上海水、莲花、牡丹、花鸟、瓜果、动物等,以丰富其装饰效果。
8、菱形交叉几何纹、朵梅纹、连钱纹等。
9、锦地纹,仿照锦缎织成的花纹,显得华贵而富丽。在青花瓷上有时作为衬托主纹饰的底纹出现。
10、龟背纹,以六边形的基本图案组合而成,形成为乌龟背部的几何图案,有长寿吉祥之意。 11、金钱纹,以圆圈为基本图形、四方连续交叠组合而成为带方孔的圆形钱币形状。寓意富贵进财之意。
12、海水纹,以波涛起伏的形状绘制而成,生动而有韵律感。常起到底纹作用,以衬托主纹饰中的花卉、鱼龙、神兽等主纹饰。
13、八宝纹,又称为八吉祥。是佛教常供奉的宝物,作为装饰佛教文化,寓意吉祥如意。青花八宝纹主要有法轮、法螺、华盖、宝伞、宝瓶、金莲、金鱼、盘长八种。后来又融入汉文化,发展为表示富贵吉祥的“杂宝纹”:主要增加了银锭、犀角、双钱、珊瑚、如意、灵芝、祥云、圣火、方胜、书卷、画轴、艾叶、蕉叶、宝鼎、笙磬、宝葫芦、宝盒、宝珠等。
14、暗八仙纹,以道教八位仙人手持之物作为标志而形成的图案。有汉钟离手持之芭蕉扇、吕洞宾身背的宝剑、铁拐李的宝葫芦、曹国舅的阴阳板、蓝采和提的花篮、张果老拿的渔鼓、韩湘子吹的竹笛、何仙姑持的荷花等。
15、莲托吉祥纹,在清代的青花瓷上,流行以莲花托衬吉祥纹样或文字的图案。为:莲托八宝、莲托杂宝、莲托暗八仙,莲托“福”字、“寿”字、“喜”字,莲托梵文等等。另外,还有“灵芝”、“寿桃”等托吉祥图案。
16、五福捧寿纹,清代青花上多用蝙蝠寓意福气。一圈五只蝙蝠,中间书以“寿”字,谓之“五福捧寿”,是常见的图案。另外还有以蝙蝠寿桃组成的“福寿双全”、以蝙蝠和云纹组成的“福气临门”等纹饰。
17、十字宝杵纹,宝杵为佛教法器之一,代表着佛教的一种文化,为元明清青花碗盘心中常见的装饰图案。有的宝杵缠绕飘带,故又叫“结带宝杵”。其中明代成化官窑青花碗中的十字宝杵绘制得最为精细,民窑青花则画得草率且随意。
18、太极图纹,太极图为古代阴阳太极的纹饰,是古人观察日月星辰形成的意象。圆圈内由一黑一白、首尾相连、环抱而成的“阴阳鱼”组成。青花上的太极图在圆外常绘以八卦、火焰、弦弧纹等。青花瓷上的太极图是表示“驱凶避邪”的吉祥图符,为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