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中华名窑—建窑
2011/9/4 14:25:16

 
 
 
 

  世界上许多事情颇为奇巧,一白一黑(德化白瓷和建窑黑瓷)两种瓷器,竟都出产在福建,且均为陶瓷珍品,饮誉海内外,天下共宝之。
  阳春三月,我有幸赴闽开会,顺便寻访了向往已久的建窑。建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著名风景区武夷山南麓的建阳市水吉镇。宋代时出产黑瓷碗,俗称“建盏”。建阳市博物馆馆长谢道华陪同我参观市博物馆,并谈了他多年来研究建窑的心得。他说,近年来海内外来建窑考察的专家不少,尤以东邻日本人为多。我知道日本人酷爱建窑瓷器,评为上品,其中有一件称其为“天目”的盏作为国宝加以珍藏,据传为北宋时期在天目山径山寺学佛的日本和尚带回去的。
    我们驱车前往窑遗址考察,沿途风光旖旎,群峰起伏,河道纵横,土地肥沃,气候宜人。雨后初晴,金黄色的油菜花,翠绿色的林木在阳光照耀下,显得鲜艳娇嫩,还可闻到阵阵清香,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这里自然环境是适合先民生活的。
    当地文管员老邱早早在公路旁等候我们的到来。他领我们来到大路后门窑址,打开厚厚的木门,在粉墙内有一座用青砖灰瓦覆盖着的北宋建窑遗址,它依山势而筑,呈东西走向,斜长为135.6米,为祖国大陆目前已发掘的最长的龙窑,堪称世界之最。长长的龙窑的红壤上,随处可见垫饼匣钵,黑釉瓷片,这里曾产生多少让世人赞叹的建窑精品,聪明的窑工利用釉中所含氧化金属的呈色原理和窑温火焰的机理,烧出了富有变化的结晶釉或窑变花釉,有的在黑色釉地上呈现出条状和釉滴状结晶,有的烧出窑花釉如玳瑁,有的把剪纸图案烧在釉内,晶莹光润,放射出耀眼的绚丽光彩,给人以美的享受,成为建窑最富有特色的产品。
    我根据大路后门窑址看到的轴顶碗、荡箍、拨手等生产工具分析,建盏已全部采用轮制成形,因此,器物胎体厚薄均匀,器形规整,胎骨皆厚重,一般胎厚0.3—0.6厘米。施釉方法以蘸釉为主,外壁施釉均不及底,下半部露胎。我从大量堆积如山的生烧、半生烧品残件的出土数量来判断,当时的窑工们的烧造技术尚有缺陷,这可能同窑炉过长有关,影响了火候的控制。
    建窑窑址分布在水吉镇方圆十余里,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我寻访了芦花坪窑址、牛皮仑窑址和大路后门窑址等,还拾到了足底刻“供御”字样的标本,实为兴奋。这应该是作为贡品进贡朝廷的。清陈浏所著《陶雅》中载“底上偶刻有阴文‘供御’两字”。实物与文献相印证,说明建窑曾烧制御用茶盏。
    建窑黑瓷兴盛同市场的需求有关,宋代上流社会和民间百姓饮茶、斗茶成风,从宫廷到民间多喜黑色茶盏作饮茶、斗茶器具。宋代斗茶用半发酵的茶饼碾成细末,置碗盏中以初沸之水点注,水面浮起一层白沫,用黑盏盛茶便于观察茶沫白色。宋徽宗也颇爱此道,常与臣属斗茶,上行下效,影响很大。赵佶在他写的《大观茶论》中说:“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竟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箧之精,争鉴裁之别。”大文豪苏东坡《送南屏谦师》诗云:“道人绕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味手,勿惊午盏兔毫斑,打出春瓮鹅儿酒。”大书法家黄庭坚也赞道:“兔毫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
    我漫步在建水之畔,远望层峦叠嶂,满目葱绿;近观车水马龙,熙熙攘攘,这里已是繁华的都市。入宋后建瓯一带首先倡行斗茶之术,福建莆田人蔡襄为宋廷重臣,大书法家,他的《茶录》一书真实记录了当年斗茶的盛况,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上自贵族皇室,下至布衣之家,无不以斗茶为日常生活的一项乐趣。斗茶之法首先要观其色,其次要视其汤。宋人斗茶以观色品评高低,以视汤区分输赢,以青白胜黄白。
    我常想“勇斗求胜”也许是人类的天性,攻城掠地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