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陶瓷堆塑艺术集大成者——婺州窑
2011/5/5 21:31:45

 

图1、图2 
   浙江古代越窑、瓯窑、婺州窑、德清窑早期的原始青瓷均有以堆塑来装饰作品的习尚。这一原始青瓷堆塑的装饰艺术之源头,可以一直追溯到7000年前河姆渡新石器时代的陶质堆塑。在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了陶鸟、陶猪、陶羊、陶狗、陶鱼、陶龟等陶质堆塑作品。这一考古事实说明,早在人类社会混沌初开的新石器时代,浙江的原始先民就已掌握了陶器的堆塑技艺,并已在漫长的制作实践过程中取得了相当的艺术成就。纵观中国古代南北众多窑口及其产品的装饰风格特点,显然以堆塑艺术见长并以此成为其鲜明个性艺术风格特征的窑系当推婺州窑。可以这样认为,婺州窑是浙江发端于河姆渡新石器时代的陶瓷堆塑艺术的继承发扬并取得艺术成就集大成者。
  一、婺州窑堆塑艺术作品的分类
  婺州窑堆塑作品按其造型和器具之功用归类,可分为实物模型、动植物仿生作品、瓷俑和堆塑罐、瓶。
  1、实物模型
  这一类婺州窑堆塑作品主要是仿照窑工制作所处时代背景之下的生活器具。如房舍、农田、鸡笼、狗圈、猪栏、羊舍、鐎斗、火盆、灶、砻等。
  2、动物植物仿生作品
  这类作品以动植物仿生,即模仿动植物的形态为造型的作品。如狮形烛台、熊形灯具、羊形尊、鸟形杯、虎子、神兽尊、鸡首壶、羊首壶、莲蓬形粉盒、仰覆莲盖罐、荷叶形盏托等。
  3、瓷俑和堆塑罐、瓶
  在婺州窑堆塑作品中,单独瓷俑作品较为少见,大多数的堆塑作品是堆塑罐、瓶。在堆塑罐上堆塑有龙、熊、凤凰、麒麟、狮子、羊、狗、鸡、猪、鼠、龟、蛇、鱼、爬虫、群鸟、人俑、佛像、神道人物和建筑等。
  二、婺州窑堆塑艺术作品艺术特点
  婺州窑堆塑艺术作品的艺术特点可分为:写实的艺术追求、简练与意象并举的造型艺术表现特征、古拙朴素的艺术面貌、阳刚雄健与阴柔飘逸共济的艺术风格。
  (1)写实的艺术追求
  婺州窑堆塑艺术作品写实的艺术风格追求,并不表现在具体物象如动物、人体、实物的形体逼真上的模仿,而是其题材内容上的写实。如1990年9月义乌市青口乡江平村出土,现珍藏于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博物馆的西晋青瓷堆塑罐(图1)。这只堆塑罐口部堆塑有两层楼阁,其造型为重檐庑殿顶阁,周遭堆塑有熊俑、犬俑、飞鸟。其建筑形制特别写实,重檐庑殿之门阙,上下两段均开有小门。这只西晋青瓷堆塑罐忠实记录了当时建筑的风貌。再如1980年出土于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北宋纪年墓,现珍藏于永康市博物馆的国家一级文物,北宋婺州窑堆塑人兽纹盖瓶(图2)。瓶腹堆贴纹饰三层:上、中层为出殡送葬的纹饰,有举幡旗的,有乐队,有抬棺柩的,有死者亲属在哭泣的。堆塑人物形神兼备,布局错落有致,真实反映北宋时期婺州地区的丧葬习俗。
  此外,婺州窑堆塑作品中堆塑了大量的动物及日常生活用具模型。动物类有熊、牛、兔、马、猴、龟、蛙、虎、鳖、蟾蜍、鼠、蛇、鱼、爬虫、狮等。生活用具有缸、炉、火盆、水井、磨、砻、水田、鸡笼、狗圈、猪栏、羊舍等。反映当时人们信仰观念的瑞禽神兽之形象有龙、凤、玄武、白虎、朱雀、青龙、辟邪、麒麟等。人物类的有带冠执笏的天官、手捧书卷的佛道人物、站立的男女人俑、杂耍百戏人俑、持刀握枪的武士俑等。
  (2)简练与意象并举的高度概括造型艺术表现特征
  婺州窑堆塑艺术作品的创造者都是婺州窑青瓷制作的民间匠人,所以其作品有一股天然的质朴、简约、洗练、淳厚、单纯的原始艺术的神韵。故而,简练的造型、意象的神态就构成了婺州窑堆塑作品造型艺术的一个主要特征。
  如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一书中收录的一件婺州窑三国时期的堆塑作品,就十分典型地代表了婺州窑堆塑艺术造型风格上的简练与意象并举的特征。这件作品出土于浙江省武义县桐琴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