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陶瓷的活化石澄城尧头窑——中国记忆之古镇窑火
2014/12/23 17:50:40






    尧头窑遗址位于澄城县尧头镇尧头村沟内,据《澄城地名志》记载,该镇因处陶瓷遗址上而得名“窑头镇”,后因“尧”与“窑”同音,演变为今名。据明代县志记载,澄城“瓷砂始于唐”。 
    据考证,尧头窑陶瓷最早可能始于汉代,发展于隋唐,兴于宋元,盛于明清。
 
    据传说,尧头窑遗址包括古遗存窑址、瓷片堆积层、古民居建筑群、古道、古树、作坊和高岭土等。
    尧头窑分为碗窑、黑窑和黑瓷三个类别,全部用土法手工生产,产品与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联,主要有碗、碟、壶、盏、盆、罐、盘、瓮、灯具、酒川子、酒壶、酒蛊以及儿童玩具等应有尽有,不胜枚举。其装饰工艺有刻花、划花、铁锈花和青花;釉色多为白、青、黑三色,花色除白蓝之外,还有黄色及棕红色。其中黑釉瓷最富盛名,俗称“黑珍珠”。
      尧头窑陶瓷艺术手法:尧头陶瓷以造型粗犷古朴浑拙、纹饰简练凝重天真、瓷胎厚重坚实、釉色纯净细密见长,具有粗中寓巧、朴而不俗的特点。无论是造型纹饰都继承了我国原始彩陶、汉魏陶塑、唐代三彩的艺术传承,与官窑瓷器之纤巧高雅、洁润、甜媚旨趣迥异。
      尧头陶瓷以黑釉白花的剔花器和刻花器最具特色,制瓷匠师用刻花、剔花工艺以线刻剔花为主,线条流畅刚劲,图案纹饰多为寓意深刻的吉祥图案,如莲花、石榴、寿桃、八卦、暗八仙等组成2012年,尧头窑遗址文化生态区建设项目被渭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列为全市工作要点之一。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