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的第一个进士李尧臣就出在藤县,宋代的“三元及第”状元冯京(1021~1094年)也出自藤县。
  宋代建国初年十分重视海外贸易。据考古资料,在亚洲地区不少国家的古城废墟和沿海地带,陆续发现了我国宋代的许多瓷器及碎片,可见当时瓷器贸易的兴盛。北宋开皇四年(971年)在广州设立了对外贸易的管理机构市舶司,之后在明州(今浙江宁波)、杭州、泉州也相继设立。全国各地名窑纷纷将产品运往广州,销售海外。而瓷器商人为了降低商品成本,谋求差额利润,在出口港附近寻求货源,于是江河沿岸水运便利的瓷窑应运而生。
  唐宋时期,随着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广州成为全国对外贸易的最大港口,国内各地的许多外销货物经汉水、长江水系,过灵渠古运河进入珠江的交通线。优越的交通条件和自然条件,促进了藤县中和窑的崛起和发展。当地富有瓷土,林木茂密,原料、燃料可以就地取材。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藤县古龙窑址是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烧制陶、瓷器的场所,北流河下游西江岸边的雅窑村有晚唐五代窑址,说明这里有着悠久的烧制陶瓷的传统,为中和窑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
  藤县中和窑优越的地理条件、交通条件和资源条件,也为汲取各地的先进成果,不断改进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方便。
  藤县中和窑是以生产外销瓷器为主的一处民间瓷窑。从中和窑的生产能力看,它可提供相当多的产品外销出口。它使用的窑炉,一般都可烧两万余件较大的瓷器。《宋史·地理志》载,宋代藤州入户籍的有6422户。若每户以5口计约为32110余口。以平均每人每年约用或损坏瓷器3件,则约需瓷器10万件。那么一口窑仅烧四五次就足以供应全州的需要,如无其它销路,产品就滞销乃至引起窑业的倒闭。延续相当长的烧造时间表明,其中必有别的销路,这销路就是外销。中和窑瓷器出现的摩羯纹印花模和青白釉摩羯印花盏,表明它有出口的必要。从实用性来看,中和窑生产的碗有浅喇叭型的,与当地用碗习惯不符。同时,在当地乃至广西境内至今未发现中和窑产品出土或流传。这都说明其产品主要不是为了供应当地的需要,而是为了适应当时对外贸易的需求。
  然而,如此有高超瓷器生产技术和大规模龙窑的中和古窑是如何湮没的,始终是一个谜。上面提到的中和窑采用迭烧法,反映了窑主们一意追求产量而不讲究产品质量的经营作风。这是它湮没的原因之一。另一种说法是中和窖瓷土原料、燃料是本地特产的优质“白鳝泥”和檀香木,这些矿脉和燃料因大量开采而枯竭。但,当地村干部带我们到山坳边抓出一把乳白色的“白鳝泥”,村中的老人说现在只要在田里挖到数米深这里仍有“白鳝泥”,说明原料并没有彻底枯竭,只是山上已经没有了檀香木。还有一种假想是由于中和窑质优品美,获利甚巨,官府逼民纳重税,窖工因纳不起税而放手不干。
  再一种论调是因社会阶级斗争混乱,窖工被残杀导致工艺失传。民间传说南宋时,北流河涨大水,中和上游推下的不少木头。窖工把木头捞起晒干后放入瓷窖里燃烧。烧成后用出窑的瓷器盛进清水,竟发现里面刻印的鱼虾能缓缓游动,窑工们既惊又喜,频频相告。为什么烧出瓷器里的鱼虾会游动呢?他们查出鱼虾会动的瓷器是用檀香木烧的。这事惊动了县府,县官上报州府,府台上报皇帝。皇帝令把瓷器呈上,窑工恐怕以后难保能再烧出鱼虾会游动的瓷器而被斩首,纷纷逃跑,中和窑遂湮没。
  当然,从陶瓷发展史上看,元代以后,广西陶瓷生产逐渐衰退,虽然仍有零星的瓷窑继续烧造,但已远不如宋代时繁盛。于是,江西景德镇产品逐渐南下,占领广西市场。这与中和窑的湮没有一定的关系。
  这样浸透着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甚至血泪的陶瓷生产繁荣壮丽景观,最终是如何湮没的?还有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