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词中的大邑白瓷
2015/3/7 22:31:28

      杜甫诗里提到的大邑瓷器,声清如玉,白似霜雪。曾有文章认为:“大邑并非产白瓷的地方,”杜甫的诗“被推断系笔误。”然而,无论是历代记载,还是考古发掘的大量窑址及瓷器,都证明大邑曾经产瓷,而且胎色洁白,声音清脆。
  大邑瓷碗 名传锦城
  清乾隆版《大邑县志》卷二《人物·流寓·唐》中“杜甫”词条记述:“大邑距崇庆州止一舍。少陵至州治东阁观梅,时过大邑,晤邑令,访瓷窑,有‘大邑出瓷轻且坚’句,详见艺文。”文中“舍”为古代计算里程的单位,一舍即30里。“邑令”指县令。杜甫《咏大邑瓷器》:“大邑烧(一作‘出’)瓷轻且坚,叩如哀(一作‘寒’)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咏大邑瓷器》一作《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大邑县令韦班是杜甫友人。“哀玉”形容声音凄清如玉。诗里说,大邑烧的瓷器重量轻、质地坚韧,敲击声响如玉,名传锦城,比霜雪还洁白。由杜诗可见,杜甫向大邑县令韦班乞瓷碗在先,访大邑瓷窑在后。
  《半岛晨报》曾载文《“大邑白瓷”被推断为杜甫笔误》,认为“四川大邑并非产白瓷的地方,”其遗址没有相关发现。“大邑烧瓷轻且坚”“君家白碗胜霜雪”,不能用来作为考证“大邑白瓷”的依据。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历代学者对杜甫咏唱的大邑白瓷都深信不疑,持肯定态度。景德镇人蓝浦的《景德镇陶录》成书于清嘉庆二十年,其卷七“蜀窑”一节记述:“唐时四川邛州之大邑所烧(白瓷),体薄而坚致,色白声清,为当时珍重……‘大邑烧瓷轻且坚,叩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首句美其质,次句美其声,三句美其色。蜀窑之佳已可想见。”清嘉庆二十三年刻本《邛州志》卷37也载:“少陵至(崇)州东阁观梅时,过大邑,晤邑令,访瓷窑。”唐广德二年(764年)杜甫所作《寄邛州崔录事》诗,表明杜甫与邛州崔录事关系十分密切。他从崇州到邛州,大邑是必经之地。民国时,邵蛰民、余戟门《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云:“(蜀窑)唐代置,在四川崇州大邑。所造器体体薄坚致,色白声清,亦名‘大邑瓷’。”杜甫759年岁末到成都并居住数年,大邑置县于唐咸亨二年(671年),杜甫760年在成都写《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是大邑置县90年后所作。杜甫与大邑县令会晤,造访瓷窑,与“邛州崔录事”交往的时间,都在他寓居成都之间。
  县城内外 窑场密布
  那篇文章还认为,大邑瓷窑没发现遗址,这也不符合事实。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文物考古专家杨啸谷先生在《华西文物》创刊号上讲到“大邑窑”:“最近在大邑东关场土中掘出窑王像,上刻有款曰‘大唐天宝三载六月四日唐安郡晋原县德信里永昌窑敬造窑王像’,共二十七字。有原来的白釉挂在上面,始知大邑的瓷窑,唐时有名永昌窑者,在今东关场(今崇州王场镇东关场)。又于怀远镇(今崇州怀远镇)土中掘出乳白色而带印花的中盘残片,于灌县蒲村土中掘出粉白色的素陶残片。”唐代大邑置县之初名“晋原县”,大邑县城名“晋原镇”因此而来。“大唐天宝三载”(744年)是“安史之乱”前一年,尚属盛唐时期,大邑窑就有了用白釉装饰的窑王像,这是很重要的历史信息。窑王像是古代烧瓷从业者供奉的神像,可见大邑先民烧窑造瓷者信仰窑王由来已久。杨啸谷描述:“白釉内加牛骨灰便呈乳白色,白胎骨挂上最白的土,便叫它是‘化妆土&rsq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