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的钧窑系概况
2016/5/25 12:58:35

      钧瓷起源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那里地处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有“南山煤,西山釉,东山瓷土处处有”的传说。据记载:生产钧瓷如果离开这些条件,在任何国家都不会成功。钧窑的兴起在宋徽宗时期。当时,奇花异木聚集京城,器皿需用量急剧增多,钧窑产品供不应求,民间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和“黄金有价钧无价”的评说。
 
  据近年考古发掘资料分析:钧窑的烧造历史始于晚唐、盛于北宋、遗续于金元,前后达700余年,以河南省禹县(古称钧州)为中心,向四周扩展。钧窑可分为官钧窑和民钧窑。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
  迄今为止,在禹州境内已发现北宋钧窑遗址多达40处,以神重镇大刘山下最为集中。禹州市神垕镇下白峪村和苌庄乡等地也先后出土黑、褐釉高温窑变花瓷,被陶瓷学家称为“唐钧”,它是宋代钧瓷的先声。宋“靖康之变”(1126年)后,宋室南迁,官钧窑停烧,钧瓷一时受挫。到金、元时代,钧瓷才有了新的发展,各地争相仿制,风靡一时,火遍全国。元末明初,因战乱和灾荒,钧窑生产渐衰。明、清时期,制瓷中心南移,北方诸名窑衰退,钧窑也基本停烧。清朝晚期,钧瓷复苏。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神垕镇烧制钧瓷者已有10余家。民国年问,因战乱、灾荒频繁,钧瓷生产举步维艰。至1942年后,因大旱和政局混乱,艺人外流,钧瓷生产趋于停产状态。1955午,钧瓷才在它的故乡——禹州市神后镇得到恢复。
  钧窑属北方青瓷系统,其瓷器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窑变美妙,彩色缤纷”为其他窑口的产品所不及。尤其是钢红窑变釉,在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大放异彩。烧出的釉色青中带红,有如蓝天中的晚霞。青色虽色泽不一,但多近于蓝色,是一种蓝色乳光釉,成为青瓷工艺的一个创造和突破。其瓷器釉透、釉活,胎质精纯、坚实细腻,叩之声圆润悦耳、清脆动听,观之形端庄优美、古朴典雅。
  钧瓷烧成工艺也不同于其他,为二次烧成,第一次为素烧,然后施加釉彩,再进行第二次窑烧。钧窑瓷器卜所出现的红紫色相是由于在釉中加入铜,铜红对窑温和烧成气氛比较敏感,必须在还原焰1250℃以上才能出现美丽的效果,条件稍稍偏离就得不到正常的红色,技术难度比较大。其釉色是自然形成,非人工描绘,每一件钧瓷的釉色都是独一无二的,古人曾用“高山云雾霞一朵,烟光空中星满天。峡谷飞瀑菟丝缕,夕阳紫翠总成岚”等诗句来形容钧瓷釉色灵活、窑变微妙之美。
  它的釉变色五彩缤纷、璀璨夺目、浑然天成,其中最著名的有:玫瑰紫、葡萄紫、茄皮紫、海棠红、鸡血红、朱砂红、胭脂红、火焰红、葱翠青、鹦哥绿等。另外还有各种深浅色调的监色乳光釉,如天青、天蓝、月白、碧蓝、米黄诸色。钧窑瓷器还有一个叫显的特征就是“蚯蚓走泥纹”。这种纹是瓷胎在上釉前先经素烧使其出现裂纹。然后再上釉,使釉料流入空隙填补裂罅,进人二次高温烧制才成的。
  在宋代,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更好地向朝廷交差。制作上艺非常精细:首先是将取回的泥料去掉石子、草根等所有杂质后。露天堆放,让它饱经日晒雨淋。上冻解冻后,再日晒雨淋、再上冻、再解冻,使泥料完全疏松风化。然后,以石头砌一圆形槽。放上泥料,槽中间插一木桩,用木作轴,木杆与耙连接。可以绕轴转动,木轴上端连以牛鼻绳,往泥料中加水,赶牛沿着石槽外走,泥就被耙碎,变成泥浆,再沉淀陈腐,放出浮水,再加风干,然后练泥。用铲子将泥铲起,反复拍打。彩釉也用当地的釉石,敲碎成核桃般大小,然后用石碾碾成粉,去掉杂质釉粉,用无杂质之草木灰浆配釉。配釉时浆水必须要匀。为官家和皇宫制作的钧瓷,必须要用颍河的水。据说:该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