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北方极其“低调”的民窑——鹤壁窑
2016/3/19 11:44:33

 
鹤壁窑古瓷窑遗址 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和光同尘,分外妖娆”是马未都先生形容宋代北方四名窑磁州窑、耀州窑、钧窑、定窑之语。意为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借此语总括鹤壁窑,一是因为它也是宋代北方规模很大的民窑,又归入磁州窑系。二是因为鹤壁窑极其“低调”,文献资料晚至明代才出现。
鹤壁集古瓷窑遗址位于鹤山区鹤壁集镇曹家村一带,是我国宋代北方著名的民间窑场之一。公元710年,鹤壁集已经形成,窑址因地得名,亦称“鹤壁窑”。鹤壁民间古瓷窑,始烧于唐,历经五代、北宋、金,终于元,历时500余年。据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重修的《柏灵桥》碑记载:“邑(汤阴)西之人借以(烧瓷)养生者不啻数万家。”迄今民间还流传着“四十五里烧造坡”的说法。
 
中国瓷网、绿宝石艺术陶瓷馆馆长朱东明与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张卫国在鹤壁窑遗址考察
河南鹤壁古瓷窑研究会会长张卫国表示,“陶瓷的生产需要具备三个要素,瓷土(高岭土)、水源、燃料。鹤壁市这三种制瓷资源都很丰富。首先作为重要的制瓷原料,鹤壁市高岭土、粘性粘土等分布很广,并且便于开采,所以保证了制瓷所需要的瓷土,其次便是丰富的水源,羑河贯穿鹤壁境内,保证了制瓷的水源。再次,鹤壁市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鹤壁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造就了一座北方的“民间瓷都”。
一、鹤壁窑的形成
优越的地理位置
鹤壁集所处的地理位置,羑河自西北流向东南贯穿境内,北部洹水环绕,东部南部接近平原。优越的地理条件,对鹤壁集区域的手工业以及商贸往来具有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如洹水,东流北折注入漳水,形成了向北通往漳河以北的商业贸易通道;羑河作为汤水的主要支流,为鹤壁窑的产品销往卫河以东的广大地区创造了良好的交通之路;以南地区的平原,贸易往来更为便利;鹤壁集以西部分,虽多为延绵不断的山峦,但自古以来就有通向山西的经商之道。这些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得鹤壁窑不断发展兴盛。正是这些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把鹤壁窑推向了由小到大,久盛不衰的发展道路。
丰富的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是鹤壁窑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鹤壁集的地理面貌属半丘陵状态,为太行山东部余脉的缓冲地带,地下资源丰富。地矿部门的地质资料表明,适用于制瓷手工业的高岭土蕴藏十分可观。
煤炭在鹤壁集古代制瓷手工业中已得到广泛的利用,鹤壁窑利用煤炭作为燃料的历史,最晚可追溯北宋早期。北宋时期鹤壁窑对煤炭的运用,是推动其自身更加成熟的必然因素。煤炭被运用于古代制瓷手工业,一是解决了烧制过程中所需的大量燃料的不足,二是解决了柴烧燃料中燃点低,耗资量大的难题。 
鹤壁窑元钧瓜棱罐
二、鹤壁窑的器型和装饰
鹤壁窑经考古发掘的器物中,碗、盘、罐、盂、壶、盒、坛、缸、豆、灯、枕、炉等生活用品居多,也有俑、马、鸭、狗、猴等形态生动的艺术品和吹哨、铃铛、象棋等娱乐品。装饰题材源于民间,有民间喜闻乐见的花鸟虫鱼、珍禽异兽、山水人物、戏曲故事、诗词歌赋、警句谚语、婴戏杂技等,风格质朴洒脱,明快豪放,具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中国瓷网、绿宝石艺术陶瓷馆馆长朱东明与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张卫国探讨鹤壁窑的器型及装饰风格
在鹤壁窑的诸多品种中,尤以白地黑花(铁锈花)、刻划花、窑变黑釉最为著名。它的装饰技法突破了当时流行的五大名(官)窑(汝、官、钧、哥、定)的单色釉局限,运用了数十种丰富多彩的装饰技法。
鹤壁窑的刻划花,发端于北宋,延续于金代;至元代,则完全被其他装饰技法所取代,陡然绝迹了。刻划花是北宋和金代鹤壁窑的主要装饰技法。宋金时期鹤壁窑除刻花、划花等装饰技法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