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一样的开封东窑和北宋官瓷
2015/3/10 21:24:33

一、开封东窑的历史渊源及艺术特征 
开封东窑的历史源远流长。据开封学者韩鹏先生考证,早在舜帝时期,开封的“汴东阳翟”(陈留)一带就有烧制陶(瓷)甄(瓦)的历史。东汉时期的陈留人、史学家圈在《陈留风俗传》中说:“舜陶甄河滨,其后为氏,望出中山、河南。”明成祖永乐二十年(1422年)四月,翰林侍讲兼修国史总编章胡俨为山东庆云《甄氏族谱》作序时亦言:“甄氏出自陈留虞舜之后。初,舜陶甄河滨,其后因以为氏,所谓以事氏者也。”先生言在殷商之前,虞舜就带领先民在开封陈留一带开始了制陶之业,进行原始的手工制陶,并以此烧制陶甄的事业成为后来甄氏族姓的起源。自舜帝之后,开封陈留一直有瓷窑传承的历史记载。至北宋时期,开封陈留东窑的陶瓷烧制技艺已十分成熟。有北宋“苏门四杰”之称的文学家、诗人张耒(1054—1114),曾为我们留下了赞赏“东窑”的著名诗句:“碧玉琢成器,知是东窑瓷”,对东窑瓷器作品的制作及美如碧玉的艺术品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在客观上说明了东窑在当时耳熟能详的影响。清代学者兰浦在其《景德镇陶录》中也道:“东窑,北宋东京民窑也,即今开封府陈留等处。土脉黎细,质颇粗厚,淡青色,亦有浅深,多紫口铁足,无纹,比官窑器少红润。后人有‘东窑’为‘董窑’者,窑址迄今未被发现。到明清,景德镇曾仿制东青釉,清雍正的豆青釉也被称作东青。”先生不仅印证了张耒对开封东窑描述的诗句,还较为详细地记录了开封东窑的艺术特色及对明、清青瓷的传承和影响,尤其是清代雍正时期的御窑厂,仿烧的东青釉极为成功,因其烧制的釉色又与豆绿接近,故也叫“豆青”。另据开封地方史料载,开封东窑,创于北宋初年,是为宋代北方著名窑口,亦称“董窑”。窑址在汴京(今河南开封)陈留,专烧砖瓦,北宋中期,随着北宋王朝皇室建设的逐渐圆满,东窑已由北宋初期大量烧制皇室建筑用材逐渐转为烧制日用陶瓷器皿及艺术瓷器,产品有了较大的变化。时东窑烧制的东青瓷亦被称为“东青器”或“冬青器”,胎骨细致,釉色淡青,有深浅两种,浅者近似“汝器”,但无蟹爪纹,多紫口铁足,与官窑、哥窑并列,盛于北宋,为我国陶瓷史上一著名窑口(系),但因战争荼毒及黄河水患等原因至今仍未发现窑址。文献史料中还记载东窑烧制的器类有瓷印、狮鼓镇纸、菊瓣水中丞、天鸡壶诸种等民间日用器皿。其中天鸡壶下有一窍,为入水之口,不像一般水壶,从顶端注水,而是使用导管从壶底引水入壶,设置工艺之复杂以及制做之精良,实不同凡响。《宋会要》窑务条文也为之道:“京东西窑务掌陶工为砖瓦器给营缮之用,旧有东西二务,景德四年废止,大中祥符二年复置东窑务。”记载了北宋东、西两窑务的职能和废止时间,可能因皇宫建设圆满,无需东窑再烧制建材而废止窑务,继而又因东窑烧制作品的转型及影响,大中祥符二年又恢复了东窑务的职能,这无疑也说明了东窑在当时的发展和兴盛状况。
关于东窑的作品特征,明代学者曹昭(明仲)在他的《格古要论》卷下《古窑器论》哥窑条中道:“旧哥窑色青,浓淡不一,亦有紫口铁足,色好者类董窑,今亦少见。元末新烧者土脉粗燥,色亦不好”,不仅言及哥窑与汴京东陈留镇东窑(即董窑)一样,具有紫口铁足的艺术特征,并谓哥瓷釉色好的,与东窑青瓷相似,而又不及,且今(明代)亦少见,元代末期所制瓷器,无论土脉还是釉色,和东窑青瓷相较,已多不如东窑作品。此记述明清两代谈瓷笔记多有引用,如稍后一点的明代学者王佐于景泰七年(1456年)至天顺三年(1459年)历时四载增补的《新增格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