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集瓷窑遗址浅说
2015/2/12 22:30:38

鹤壁市文物工作队 郝亚山 张长安
鹤壁市诸多的古代瓷窑遗址中,鹤壁集遗址可谓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处,它地处市区约10公里的鹤壁集乡西部,主要分布在一条自西北流向的东南的羑河两岸,遗址面积90余万平方米。如此规模的古代制瓷遗存,在我国北方是不可多见的,是一处典型的具有北方民间制瓷工艺特色的民间手工业作坊。遗址的发现,受到了全国范围内专家学者的普遍重视。1955年,故宫博物院陈万里先生莅临鹤壁,对鹤壁集瓷窑遗址进行了专题调查。1963年,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对该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这次发掘对了解和认识鹤壁集古瓷窑遗址的地层叠压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1978年,鹤壁市博物馆为配合城乡水利工程,再次对该遗址进行了科学的考古发掘。这两次较为系统的科学发掘表明,鹤壁集古瓷窑遗址文化层堆积丰富,器物品种繁多,且烧造时间长久。已掌握的地层资料显示,遗址始烧于晚唐,中经五代北宋、金元时期,历时五百余年。作为民间制瓷手工业,能够形成如此之规模,烧造时间如此之长久,必然有它的历史原由。今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求有所提高。
一、鹤壁集窑的形成
(一)鹤壁集窑所处的地理位置
鹤壁集唐属相州所辖,北宋宣和初改浚州汤阴县辖,金代属彰德府治,位于汤阴的西部,从其地理位置看,羑河自西北流向东南贯穿境内,北部洹水环绕,东部南部接近平原。优越的地理条件,对鹤壁集区域的手工业以及商贸往来具有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如洹水,东流北折注入漳水,形成了向北通往漳河以北的商业贸易通道;羑河作为汤水的主要支流,为鹤壁集窑的产品销往卫河以东的广大地区创造了良好的交通之路;以南地区的平原,贸易往来更为便利;鹤壁集以西部分,虽多为延绵不断的山峦,但自古以来就有通向山西的经商之道。这些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得鹤壁集窑不断发展兴盛。鹤壁集所处的地理位置,距唐宋时期的相州(金元时期称彰德)不过数十里,这为其自身的经济发展,贸易往来也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基础。正是上述的自然地理条件把鹤壁集窑推向了由小到大,久盛不衰的发展道路。
(二)矿产资源丰富是鹤壁集窑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
鹤壁集的地理面貌属半丘陵状态,为太行山东部余脉的缓冲地带,地下资源丰富。地矿部门的地质资料表明,适用于制瓷手工业的高岭土蕴藏十分可观。地矿部门的地质调查报告指出:鹤壁地下蕴藏有高岭土、塑性粘土,硬质半硬粘土及长石、石英等陶瓷主要矿物原料,在中碳统本溪组及上碳统太原统底部,赋存有耐火粘土,主要用于制作耐火材料、粗瓷等。据调查,除半硬质粘土及硬质粘土外,尚有达到高岭土、可塑性粘土要求的陶瓷原料。主要化学成分为AI2O3、SiO2,水份含量AI2O324—38%,SiO240.58—50.15%,烧失量12.09—14.27%,矿物成分,高岭土达80%以上。由北到南分布在鹤壁的梨林头、石碑头、姬家山、崔村沟、砂锅窑、大峪等地,预计储量1000万吨以上。而鹤壁集正处在这些自然村之间,陶瓷原料十分富足,一般距地表较浅,个别地方裸露于地表,开采极为方便,从根本上讲,保障了鹤壁集古代制瓷手工业生产所需的瓷土资源。
(三)煤炭在鹤壁集古代制瓷手工业中已得到广泛的利用
鹤壁集窑利用煤炭作为燃料的历史,最晚可追溯北宋早期。这一点,在鹤壁集遗址的历次发掘中得到充分证明;1963年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主持进行的发掘,清理窑基和作坊的过程中,发现成堆的烧窑燃料——煤块,并认为,煤的发现,以于研究我国北宋时期用煤炭烧造瓷器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但在叙说唐末、五代的文化堆积中,没有提到当时的制瓷业是否用煤。晚唐、五代是否将煤炭运用于烧瓷业,还用待于对鹤壁集遗址今后的考古工作去发现。北宋时期鹤壁集窑对煤炭的运用,是推动其自身更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