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3个添火孔,其中后室尾部的l号、2号添火孔尚保存有拱顶,以1号添火孔为例,长1.20米,宽0.88米,高0.35米。在窑底和添火孔中发现了大量的草木灰,证明HY1是以木柴为燃料的。在窑壁上涂抹有耐火泥,全部被烧结,局部被高温烧烤得流淌下来并呈熘状,证明窑室内的温度相当高。窑尾部是一个圆形的大烟囱,以石砌小孔与窑室相连,烟囱的口径1.10米,内壁的烧结层厚0.06米,证明了烟囱内的温度也很高,应是此窑唯一的排烟道。HY1形制特殊,既不同于北方常见的馒头窑,也不同于南方流行的龙窑。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李家治教授在了解了此窑的情况后,认为其在热功上是合理的。应该是从前到后依次生火烧制,这样有利于充分利用热能,提高烧成温度,是北方的窑工们借鉴南方龙窑的成功经验,结合北方的实际情况的一种尝试。我们在调查神垕镇茶叶沟蛤蟆坑窑址时也发现了两座类似的土洞式残窑。同样,200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制药厂工程抢救发掘禹州市钧台窑址所清理的长方形窑炉也与HY1的形状结构大体相同。表明这种窑炉在钧窑中绝不是孤例。HY1的清理为北方地区烧瓷窑炉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填补了一项空白。

 
      河北地发现的三号窑炉HY3,时代为元代,也星一座土洞式窑炉,平面近方形,由窑前工作面,进风道、火膛、窑床和烟囱构成。总长3.72米,宽2.90米。窑的整体,包括窑前工作面都是在生土中挖建的,长形进风道,后接长方形火膛,深0.56米,火膛内发现大量柴灰和碳屑,证明仍以木柴为燃料。进风道与火膛部有厚0.07米的被烧结成青砖状的硬结面。窑床呈横长方形.通过3个排烟孔与后边的抹角长方形烟囱相连。HY3仍属北方的馒头窑系统,但有大而深的火膛。青灰色的烧结面表明此窑主烧还原火焰。在北方地区已普遍采用煤为燃料的元代,钧窑仍以烧柴为主,这大约与钧窑特定的烧成气氛和曲线有关。
      在刘家门东区窑址,我们还清理了3座石砌澄泥池。其中2号、3号澄泥池直接相连,1号澄泥池也仅相隔2米余,地层上属于同层。可见这3座澄泥池应为一组。以1号澄泥池为例(Cl),其先在生土上挖坑,然后用大块规整的石块砌帮、铺底、十分坚固。C1的形制近方形,长3.20米,宽2.00米,残高1.80米。这样一组3个澄泥池的清理,对于我们研究窑场当时的生产规模以及其组织形式无疑是十分有价值的。以前也曾在其他窑址清理过澄泥池,既有砖砌,也有石筑。而神垕镇地处山区,所以因地制宜地使用石块砌建澄泥池应是最佳选择。
      第二、在下白峪窑址发现了中晚唐时期的遗存,清理了一座窑炉,出土了大量瓷片和窑具。出土瓷片的主要是三个相互叠压的自然层。经过整理,也有可能进一步分成中唐和晚唐两期。总体上看,唐代的产品主要是黑瓷和青瓷。相当部分的黑袖器物上怖有加饰的花斑。花斑的颜色有灰蓝、灰白和灰黄等多种。特点是施彩的器物多,花斑面积大,彩斑的颜色鲜艳多变。出土的黑釉腰鼓器形巨大,制作精良,釉色匀净,花斑艳丽。在中晚唐时期的同类产品中可算是上乘之作。尽管文献上有“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的记载,但神垕唐代花瓷的质量,应该不在鲁山段店窑之下。结合砖砌窑炉的发现,表明神垕的制瓷业在生产之初就具有较高的水平,为后来的钧瓷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在下白峪窑址未发现连续生产的宋元时期的遗存。尽管在我们调查的大白堰窑址同时发现了唐宋遗物,但唐代的地层与宋代的地层之间有约2米厚的自然层间隔,看不出有连续生产的迹象。在神垕镇西南部也未见明确的北宋早中、期的遗存。这表明,整个这一地区的窑业生产在晚唐以后曾有长时间的停顿。因此,尽管有些花瓷斑片的呈色与钧釉瓷,尤其是元代的钧釉瓷十分相似。但将唐代的黑釉花瓷与晚期的钧釉瓷直接联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