妆土,再罩红色铁粉,然后用硬质工具篦划出花卉图案,加透明釉成器,铁粉色红,成品色近似柿釉。
 
      2006年新乡城里十字旧城工地出土一块柿红地篦划花束莲纹碗标本,与前揭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所藏,工艺纹饰完全一致。
 
法国吉美博物馆藏三彩花卉纹圆枕,12世纪前期。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三彩花卉纹圆枕,12世纪前期。
      这类器物学者多论其为宋三彩,就现有的考古材料和标本比对,有相当一部分器物的烧造时代应该是金,且烧造范围广大,华北地区诸窑都有制做,整体比较,当阳峪窑因剔刻工艺成熟,所以有剔刻处理的三彩器也较其他窑场精细,且剔刻纹样的图本可以在其他器物上找到参考。
 
望野博物馆藏三彩花卉纹长径瓶,12世纪中期。
      以白色化妆土透明釉为底色,局部刻划花卉点染黄、绿彩,整体器物素雅,是当阳峪窑三彩的特色,此器采集自获嘉地区。
 
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藏剔刻花卉纹束腰方枕,12世纪初。
 
日本私家博物馆藏剔刻花卉纹八角枕,12世纪初
 
日本私家博物馆藏剔刻花鱼藻纹圆枕,12世纪初
 
日本出光美术馆藏剔刻花卉纹圆枕,12世纪初
      这几方枕是日本众多藏枕中较精的几件,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化妆土色极白,剔刻工艺流畅,造型简洁大方,与其他化妆土白瓷及剔刻花器共陈一处时,鹤立鸡群。具有与磁州及其他窑场完全不同的风格。此类器物在灰黄色有杂质的胎地上着化妆土,剔刻花后罩透明釉成品,洁白。
 
      1999年辉县、获嘉分别发现两块化妆土白瓷剔刻花枕标本,胎色灰黄有杂质,化妆土色洁白,剔刻花精细,与前揭四枕一致。
 
河南获嘉县旧城出土白地剔雄鸡花草纹筒式罐标本(当阳峪窑)


      2001年河南获嘉县旧城还出土过白地剔刻雄鸡花草纹筒式罐标本一块,此器与前揭品形制虽不同,但工艺技法和花卉图案与前述枕及标本极相似。剔刻花鱼藻纹圆枕,小山富士夫1944年著《宋磁》(聚乐社出版),就对其有过嘉赏。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跳刀纹盖罐
 

跳刀纹
      12世纪前期,跳刀工艺,是先在胎地上着白色化妆土,后涂黑铁粉,置陶车上,高速转动时硬质工具顿跳接触器表,形成点装纹饰,最后罩透明釉成品。此类器物工艺技法复杂,河南的扒村窑、窑沟窑、段店窑及临近焦作的山西窑场都有烧制,但以当阳峪窑工艺为最精。
 
望野博物馆藏黑地跳刀纹钵(当阳峪窑)
 
望野博物馆藏白地跳刀纹盘口瓶(当阳峪窑)
 
望野博物馆藏白地跳刀纹盂(当阳峪窑)
 
望野博物馆藏褐黄跳刀纹筒式罐(当阳峪窑)
 
望野博物馆藏黑彩开光花鸟纹加黑地跳刀筒式罐(当阳峪窑)
      从1990年起在豫北地区,尤其是新乡、获嘉、焦作大量发现跳刀类器物标本。当阳峪窑跳刀纹除黑跳刀外,还有白跳刀、黄跳刀、白地黑花组合跳刀等,尤其是白地黑花组合跳刀,是在白地黑花器物的口部再组合加饰跳刀工艺,极大的增加了制做难度,但同时展现了不同常类的独特艺术效果,此类制品在河南地区有零星标本出土,但完整器仅见本文所揭这一件。
 
故宫博物院博物馆藏白地剔刻花缸,12世纪初。
 
故宫博物院博物馆藏白地剔刻花罐,12世纪初。
      故宫博物院所藏这两件剔刻花器是目前最明确标明当阳峪窑的制品。早年故宫博物院的学者曾调查过当阳峪窑址用所采集标本比对确认了它们的产地。
 
      1998年河南新乡旧城出土白地剔刻花卉纹罐底部标本,可以确认此罐的剔刻工艺和故宫所藏器相近,只是更显精细。
 
望野博物馆藏白地剔刻花缸,此缸采集与焦作,可为当阳峪窑制品新证。
 
故宫博物院博物馆藏绞胎罐,12世纪初
 
河南焦作出土绞胎麦穗花标本(当阳峪窑)
 
河南焦作出土绞胎席纹钵标本(当阳峪窑)
      绞胎,是创烧于唐代的一个陶瓷品种,它的出现应是借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