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三彩釉等。唐代花瓷釉色黑褐,上饰以月白或灰白彩斑,有的像一朵白云,有的像一片树叶,有的像一簇浪花,自然生动、写意成趣,富有诗意,为著名的鲁山花瓷增添了艺术内涵。鲁山段店窑其陶瓷烧制时间之长,遗物之丰富、品种之齐全、花色之多样,实属罕见。该窑瓷器品种齐全,花色繁多,其中有花釉瓷、汝瓷、钧瓷、三彩、白瓷、青瓷、白地黑花瓷、绞胎、搅釉、酱釉、天目瓷等;装饰手法有珍珠地、镶嵌等,器形几乎涵盖了一切日常生活使用器。
 
钧釉莲口温碗
 
青釉花口瓜棱腹碗
 
钧釉碗
 
钧釉碗
 
青釉玉壶春瓶 钧釉玉壶春瓶
 
宋三彩划花梅瓶
 
白釉红绿彩碗
 
黑釉凸线纹执壶
 
酱釉碗
 
黑釉凸线纹罐 黑釉凸线纹双系罐
 
黑釉凸线纹花口瓶
 
黑釉瓶
 
黑釉双系罐
 
三彩孩儿枕
 
三彩划花枕
 
三彩狮形枕
 
绞釉平底盘
 
绞胎砚
 
白地黑花鱼纹盆
唐代鲁山花瓷腰鼓更使其产地段店名声远扬,产品受到了海内外收藏家的青眛,北京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及英国大英博物馆等国内外著名博物馆均有收藏。该古窑址1999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鲁山段店窑,除“唐钧”大领风骚,在宋代瓷器上,无论是品种,甚或形制、釉色、釉质等,都可堪称一流窑场,与当时汝州及周边其他一流窑场不分伯仲。段店窑烧造瓷器品种极为丰富,北方窑口的品种在此皆有体现。白釉珍珠地划花器,器型多样,其釉肥厚,纹饰粗重古朴,与登封等地同类产品有明显不同之处,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且产量较大。尽管经过1986年和1990年两次考古发掘,但对于这个庞大的窑址群而言,不过是管中窥豹。
 
白釉珍珠地划花“元符三年五月”梅瓶
 
白釉珍珠地划花梅瓶
 
白釉珍珠地“齐寿”铭枕
 
白釉珍珠地鹿纹枕
青瓷在北方,虽说在北齐、隋代已很成熟,但与南方窑口截然不同。唐以前,“南青北白”是瓷器在地域上的差别,随着越窑秘色瓷贡献皇室,无疑对北方窑口形成吸引,距长安较近的耀州黄堡窑率先在北方升起了一颗青瓷的明星。五代时,吴越国垄断的越窑器,继续承担着贡瓷的作用,至今仍扑朔迷离的柴窑无疑应是烧造青瓷的高端窑口,因此,“南青北白”的格局被打破,青瓷在北方众多窑口异军突起。在河南,如今的登封、许昌、禹州、汝州、郏县、宝丰、鲁山、内乡、宜阳、新安、鹤壁、安阳、修武、淇县等地皆有烧造青瓷窑口的遗存,河南也成为宋代青瓷烧造较为发达的地区。
历代行政设置,隋以前曾设鲁州,隋大业初年废州设鲁县,唐初又改为鲁山县,属汝州,宋、金、元因之。鲁山、宝丰两地紧邻,地理位置上同在嵩山和伏牛山之间的丘陵地带,宋代又同属汝州管辖,因此瓷艺的交流就更为频繁。历来就有“从清凉寺到段店,一天进万贯”的民谚,可见当时瓷业繁荣昌盛景况之一斑。鲁山段店窑从晚唐、五代时期创烧的青釉瓷器,为汝瓷的烧制开创了先河,并且,由于宝丰青岭界盛产玛瑙,更为青釉瓷器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资源,这就为汝窑的振兴和汝官窑的烧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跃成为北宋时期的全国五大名窑之一。
 
鲁山段店民房下压的窑址状况
 
鲁山段店窑瓷片堆积


段店窑出土瓷片
鲁山段店窑,不仅唐代花釉瓷器声名显赫,更值得研究的是大量的具有独特风格的青瓷产品。“清凉寺到段店,一天进万贯”,记述了昔时的繁荣,而这种繁荣,应是建立在产品精良的基础之上。从窑址的遗存之中,青瓷的釉色有天青、粉青、梅子,与清凉寺、张公巷汝瓷特征极为相近。段店窑青瓷,器形繁多,制作精良,胎土淘洗细腻,无不显示宋代一流窑场的风采。及至元代,虽与宋代在釉水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