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说;个别学者认为张公巷窑的烧造年代是元代。无论北宋说、金代说还是元代说,其官窑性质,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
2012年811月,开始了对张公巷窑址的第四次考古发掘工作。本次发掘,发掘面积不足100平方米,揭露灰坑21个,水井1眼,灰沟3条,房基2座。出土文物标本100余袋,出土完整和可复原文物30多件。
虽然,这次发掘没有发现张公巷窑的标准地层,但地层叠压关系清楚,从地层内出土的少量张公巷窑产品和,再次间接地证明了张公巷窑的烧造年大约不晚于北宋末年。值得注意的是汝窑的垫饼支烧见于汝窑的初期阶段,而且这一时期的垫饼支烧不仅饼面厚重,而且支钉粗大,支钉与饼面容易脱落。到了汝窑的成熟期以垫圈支烧为主。
汝州大峪东沟窑有垫饼支烧也有垫圈支烧,这种烧造方法不足百分之三。从中可以看出大峪东沟窑的支烧工艺有汝窑的因素也有张公巷窑的因素。大峪东沟窑早期(金代)地层出土的一枚“建炎通宝”钱币,表明该窑的烧造年代不早于金代,进而也说明东沟窑的烧造年代可能晚于张公巷窑。
 
巷窑鹅颈鼓腹瓶
 
巷窑盘口折肩瓶


形平底碟
综上所述,对于张公巷窑的具体烧造年代,就现有掌握的地层资料看,张公巷窑的年代不早于北宋末年。张公巷窑的烧造时间可能晚至金代,随着田野考古发掘资料的不断丰富,对张公巷窑年代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将会继续走向深入。






张公巷窑出土的器物除有青绿、淡青、灰青、卵青外,也有淡天青釉产品。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