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千年之谜
      天青釉汝瓷的烧造地始终未被发现,没有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使说服力大减,让人心有不甘。1998年和1999年初,河南的陶瓷考古工作者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继续在村南发掘,发掘面积500平方米。在发掘进行中,村民提供线索,言村中有人挖地窖时发现大量的瓷片,考古人员立即前去查看,采集到100余片天青釉汝瓷片,有洗、碗、瓶等器形。这些发现令考古人员喜出望外,随即上报单位和省文物局,宝丰县人民政府也立即斥资4万余元,拆迁4户居民,为考古发掘提供便利条件。随后的2000年至2002年,考古队员在此地进行了四次发掘,发掘面积900平方米,清理出窑炉20座,作坊3座,陶瓮17个,过滤池、澄泥池、烧灰池各1个,灰沟3条,水井3眼,墓葬2座,灰坑44个以及瓷片堆积层等多处重要遗迹。其中窑炉、作坊、过滤池、澄泥池等遗迹布局排列有序,叠压关系清楚,烧造汝瓷的小型椭圆形窑炉、模制、满釉裹足支烧、玛瑙入釉以及燃料用柴等工艺技术尽显,还出土了大量的汝窑瓷器,囊括了所有传世汝瓷器形和釉色,此外还有大量传世品未见的器形,破解了汝窑千年之谜。汝窑遗址考古发现极其重要,分别于1990年和2000年两次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全国田野考古发掘质量三等奖。

 
2000年发掘揭露天青釉汝窑瓷器堆积层

 
2000年揭露出的澄泥池

 
2001年揭露出的椭圆型窑炉

 
2000年出土莲口温碗

 
2000年出土的莲瓣鸳鸯熏炉

 
2000年出土汝窑水仙盆

 
2000年出土的汝窑洗
      又见彩虹
      汝窑遗址的重大考古发现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随着汝瓷烧造中心区的发现,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成为第五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和“十二”五全国100项大遗址保护项目。汝窑博物馆、遗址展示厅和汝窑遗址公园等工作逐渐开展起来。关于汝窑、汝瓷的世界性研究和讨论也在热烈的进行中。汝窑遗址的后续考古发掘工作自然不会落后,但其发掘的目的、方法等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是配合汝窑博物馆、遗址展示馆建设的发掘,二是以解决前期发掘中尚未解决的问题的发掘(学术性或主动性发掘),此外重视多学科、多手段的运用,开展重保护的展示型发掘。
      2011年4—9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汝窑考古工作者踏上这片古陶瓷圣地,开始了清凉寺瓷窑遗址中心烧造区的第五次发掘,目的是为汝窑展示馆提供展示内容,于中心烧造区四周布探方11个、探沟3个,发掘面积约1100平方米,揭露出窑炉、作坊、瓷片堆积、疑似祭祀建筑、灰坑等遗迹,出土汝瓷、青瓷、白瓷等瓷器和大量窑具,特别是大型玛瑙石的发现,证实了历史记载汝窑玛瑙入釉的真实性。2012-2016年的发掘,主要是配合汝窑博物馆遗址展示馆建设,对展馆墙基、门厅地基、道路基础、2号展示馆的发掘,同时也对展示馆南,清凉寺大殿西的部分区域进行了主动性发掘,发掘面积共计3200平方米,清理出北宋至明代房址4处、窑炉11座、灶3个、井2眼、灰坑遗迹等百余个,出土大量文化遗物。新发现和主要收获有:(1)素烧器堆积和大量素烧器的出土,证明了汝釉瓷的两次烧成工艺;(2)有的素烧器如仿青铜器出戟瓶,长方倭角方盘等在汝瓷成品器中不见;(3)明代窑炉及瓷器的发现,说明此窑址明代仍在烧造瓷器,扩展了对窑址的烧造年代跨度上的认识;(4)素烧窑炉的揭露和“类汝瓷”的出土,说明北宋末或金代前段,汝窑的烧造发生了变化;(5)生活用房的发现,丰富了窑址的功能区划分,对窑场范围的确定有重要意义;(6)在北门厅附近中心烧造区北新发现一批窑炉(7座),也是小椭圆形窑炉,有单体和连体两种,地层年代比中心烧造区稍晚,出土的标本除天青釉汝瓷外,另有釉色青中泛緑网格纹开片的标本,与浙江上林湖越窑“低岭头类型”近似,对研究这一时期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