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窑线条的韵律美
2014/8/14 14:48:29
线条,是定窑装饰艺术唯一能表达形象艺术和作者意志的基本形式。精美洗练的线条,类于国画书法之笔画,为装饰形象所必备之条件。又类于国画白描中的兰叶笔法,虽没有其中繁多的线条层次和透视关系,但以刀代笔,忠实于装饰形象的形式构成,并赋予其超自然的韵律神态,颇具定窑独特的装饰个性,深得中国工艺美术大成精神和创造精神。
线条由刀使转而成。方法是刻刀的一个边锋切入器壁,角呈90°落刀,然后根据所表现形象随形运之,即成线条。由于表现形象不同,形式不同,故刻刀使转程度,则必分深浅,别宽窄,使线条尽量多变化,以见其主次关系和多姿美。它与线描所不同的是,线描一般用笔均匀,说有变化并不十分明显,尤其铁线描,局限性更大。而刻刀的使转行运,则是在遵照形象形式的原则下,无拘无束尽情表达。它可以把线条放宽或收拢,可以由窄入宽而又由宽渐窄。有时是线,有时是面,有时是线面交融。线条有时深,有时浅,有时深浅搭配。再则就是线描以线为形,线行形内。而定窑刻花则为线行形外,以线托形。所以说,刻划线条则必宽,不宽则不备其衬示,不宽则不易生效果。其外,线条必有窄,不窄则不备其别致,不窄则不易分主次。线条或窄或宽,随形运之,随心运之。精彩变化,意趣自然别开。
我们说刻划线条不是直接表现的形象,而不过在形象外部所布置一种衬示而已。比如画鸡蛋素描,因纸张和鸡蛋都是白色的,单独从鸡蛋本身去描绘则显被动。为解决这个问题画家则采用光线照射的明暗调子来处理,须臾,鸡蛋主体感觉跃然而生。这种画蛋的方法正吻合于定窑刻划花用刀,线条关系正同于这种明暗调子关系。有一种错觉,认为刻划花中的形象就是线条,不承认线条衬示这个事实,不敢把线条刻成面。一味注重考虑线条与形象的匀衬关系。好像是线条一出现宽窄就显得刀法笨拙似的,结果,失去个性,失去效果,同样失去了艺术。
刻划花的对象千变万化,线条使用务在随机应变,不使苟一。大的形象轮廓用刀深,线面宽;小的局部用刀浅,线面窄。面深而宽的线条,施釉烧成后,色调明显,立体感强;线条浅而窄,施釉烧成后色调较淡。所以,线条宽窄深浅的使用,正是以烧成施釉效果反映为基本定论的。
始宽线
始窄线
定窑刻划花的线条使用,可说无定式。但总括起来,是由三种线条演化而来:一为始宽线,或称方起线。这种线条落刀较重,刻刀与器壁垂直度约为80°左右。线面较宽较深,线行由宽而窄,刻度由深到浅。定窑盘碗和瓶罐上的莲花瓣线条就是始宽线(见图)。二为始窄线,又为尖起线。这种线条,落刀轻微,力渐加重,线面由窄及宽,刻度由浅及深。与如上形式在刻划使转上正好相反。这是刻划中一种背向用刀的线条表现。莲花右侧花瓣即采用这种线条(见图)。三为变化线,顾名思义这种线条较随便,不受拘束。落刀可藏可露,刻度可深可浅,线面可宽可窄。根据形象形式,行刀弯转平侧不定,随意变幻;线条可弯似钩,圆如月,可呈抛物线或为一波三折。刻划花中莲叶托底一刀即是(见图)。
变化线
看来,线条的出现是以装饰形象要求为前提的。形象有主次、虚实之分;线条有深浅、宽窄之别。在一幅莲纹构图中,大花朵,莲叶为主;小花朵,枝茎次之,卷草叶又次之。以实为主,以虚为辅。实以表现主题,虚以表现陪衬。主题部分线条深而宽,陪衬部分线条浅而窄。其它形象的表现当按此基本定义,自然无碍。但刻划花同样力避教条和公式化,坚决排除那种刻板僵硬的理解方式,以获得灵活变化的有生气有韵律的线条。
四刀叶
六刀叶
定窑刻划花中的线条使用,接触到实际操作,问题较突出。由于刻刀不可能像用笔那样,提、按、顿、挫,锋回路转,八面玲珑;其受器壁硬度制约,又因刻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