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说陶瓷:遍访百家淘美瓷——北海市工艺美术大师陈家宝、朱芳夫妇
2017/8/16 22:36:53
   
2017年7月26日中国古窑万里行(第十九季)正式启程。活动将途经杭州、龙泉、德化、潮州、佛山、建阳、景德镇等产瓷区,与当地部分著名陶艺大咖进行交流,遍寻当代美瓷,并对沿途省市的几十个古窑遗址进行探寻考察,全程约一万公里,历时约三十二天。期间部分活动将进行视频直播,欢迎各位朋友关注!     
绿宝石艺术陶瓷馆馆长朱东明一行四人到达北海拜访了“赤江陶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家宝、朱芳夫妇
      赤江陶瓷,曾经是北海乃至广西、全国的一个知名品牌。这个“闪亮”的品牌曾因世事变迁而蒙上灰尘,经历低谷。如今,有锲而不舍的赤江“陶瓷人”,正在试图将这个品牌重新“磨亮”。他们是一对北海80后年轻夫妻,他们创办个人陶艺工作室,在继承并创新着赤江陶瓷,也在重新绽放着赤江陶瓷的光芒。 
      陈家宝和朱芳夫妻,在大学毕业四年后,阔别繁华的都市,回到陈家宝的家乡北海铁山港区赤江,创办了个人陶艺工作室。 
      陈家宝家的围墙和其他村民的房屋不一样,是由很多陶器搭垒而成,围墙上像花盆一样的东西是匣钵,是一种窑具。在烧制陶瓷器过程中,为防止气体及有害物质对坯体、釉面的破坏及污损,需将陶瓷器的坯体放置在匣钵中焙烧。 
      陈家宝和朱芳的工作室设立在自家的大院里,而在大院里同时还有陈家宝父亲的陶瓷厂。正是父亲引领陈家宝走上了陶瓷之路。
      父亲从1970年开始,他就在陶瓷厂打工做学徒,学得了一门手艺。上世纪90年代,赤江陶瓷业达到辉煌,生产厂家及个体户众多。1993年,陈父也和朋友一起自立门户,开起了陶瓷厂。 
      而陈家宝自小就在爸爸的陶瓷厂里玩,耳濡目染,慢慢对陶瓷产生了兴趣。高考时陈家宝特地报考了江西陶瓷工艺美术学院,就读材料工程系陶瓷装饰材料专业,和朱芳成了同班同学。“陈家宝父亲一直都希望孩子能继承发扬赤江的陶瓷业,难得他也感兴趣,现在年青一代很少有人愿意从事这种传统产业了。”儿子选择了“陶瓷”,让父亲深感欣慰。
      大学毕业后,陈家宝和朱芳先后到江西景德镇和浙江的一些研究所或工作坊学习深造,积累了一些经验。2013年,陈家宝带着朱芳一起回到了家乡赤江,成家立业,发展陶瓷业。陈家宝说:“希望经过我们年青一代的努力,为赤江的制陶业增添更多的亮色。”
      与父亲生产的煲、盘、罐、缸不同,陈家宝和妻子主要产品是一些茶具、茶杯,以及比较艺术性的摆件。 
      北海赤江境内绵延不绝的赤江土,正是赤江陶瓷业的根本。赤江黏土中富含铝、镁等元素,品质天然纯正,无需使用其它原料进行配方调整和加工提炼,即可直接用于生产使用,不掺杂现代工业的污染元素。陈家宝说,赤江土是陶器制作不可多得的优质原料,其可塑性、结合性、触变性以及烧结温度等工艺性能优越,特别适合用于陶器产品的制造。“可惜,陶器工艺品比较复杂、要求高,在赤江没有多少个人会做。而且效益见效又慢,更少人愿意做了。但我想,没人做我来做,慢慢摸索,总会成功的。”陈家宝说,“我要让更多人知道赤江不仅仅只有沙煲,还有艺术陶瓷。” 
      妻子朱芳说,从2013年工作室创办以来,他们更多的是处于研制调试泥土、釉水的阶段,“首先从一个个配方试起,然后慢慢从中筛选成熟的配方,这些都需要精细漫长的调试过程,才能呈现我们需要的艺术效果。”夫妻俩至今已尝试了四五百个配方,他们希望能打造出更好的陶瓷作品。 
      研究配方,没有借鉴,都要靠自己的摸索从一个个配料到成品都摸索了两三年。陈家宝研制出灰釉、花釉、青瓷等一系列的陶瓷工艺作品。灰釉是釉的“鼻祖”,采用原生态的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