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与生活诱惑着我们的心灵
2012/3/12 21:43:01

艺术的轨迹,是由生活中的真实故事链接的……
刚出席“孔子诞辰2560周年的庆典,又渡过了共和国的60岁华诞”当一代陶瓷人由青丝化为白雪的时候,中国陶瓷反而变得那么年轻,那么生机勃勃。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儒家文化的滋养,地域文化之间的贯通,此次活动在此地此时举办,感慨颇多,这份感慨想当然来自真实的生活。
少年磨难得真知
    1960年春天,当中国陶瓷正处在“南半晴暖北半寒”的季节,我由山东工业干部学校工艺美术班,公派来到广东石湾美术陶瓷厂实习,师从廖洪标先生。初摹的《东坡赏砚》处女作至今如获至宝,这是我有生以来首次贴近了泥巴生活。
    美陶厂临河,叫做东平河。周日在河里横渡,本是很惬意的活动,谁料当我游到接近对岸的时候,突然从水中冒出一只“怪兽“,因为平视的缘故惊恐中见它,角如枯树干,眼如铁铃,气息声伴着水花溅的我视线模糊。北方的娃,第一次和石湾的水牛在东平河里零距离接触,顿时胸肌发紧,叫人窒息!
    祸不单行,在游回的时候,一只火轮船的汽笛声撕心裂肺,吼叫着给它让出水路!进退两难之时,那巨轮尾部划过的沟壑,一会把我推到浪脊,一会把我甩到谷底,已记不得呛了几口江水,幸亏曾良厂长闻讯赶来和他的宝贝儿子用小船把我接应上岸。方免一难。曾良厂长发怒了:“万一出事我怎么向山东人交代”!这句爱悔交加的心里话,整整萦绕我50年。翻开我发黄的日记,歪歪扭扭的记载着:“要想顺利的到达彼岸,必须躲过巨轮的冲击”,使我在南国真真切切体验了一回生活!
    至于那头憨厚的牛,它并没有伤害我,反而成为我创作的素材,在我作品集里有一段关于牛的题词:“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不逞强,事农而安不居功,性情温驯时亦强犟,稳步向前足不踏空,形容无华,气宇轩宏。”我崇其形,爱其性,不厌处处写之。
南方风来满眼春
    1960年的广东石湾镇,因为有陶艺人的魅力,诱惑着外国友人的脚步和眼球,那时我仅仅是个青涩懵懂的小伙子,一日,一群金发碧眼、袒胸露臂的意大利女郎参观美陶厂。偌大的体魄散发着刺鼻的气味;凹陷的肚脐上点缀着闪光的纹饰,目不转睛的注视着陶艺人神奇的泥塑。我痴迷地用脑子记录着那一组组镜头。时光荏苒,1981年5月,当我经过考核选拔,真正带着画笔和刻瓷刀亮相在西德中国艺术展会上的时候,当中国刻瓷艺术第一次走出国门进入西欧艺术殿堂的时候,中山装和西装成了艺术家自己的选择,而那些西方女性的身影肖像已跃然成为我画笔和刻刀下之作了。马克思肖像刻瓷盘被出版发表在德文版《卡尔﹒马克思》一书,载文说:“从此,中国外交礼品由刻瓷盘子,代替了那红本子。”中国的刻瓷艺术进入了国内和国际媒体视野。这只是艺术与生活的一段铺垫。
    后来,我又转战去了美国、新加坡、瑞士、日本、中国香港等。丰富的国际艺术交流,积淀了创作思路;中西文化的融汇,又促使我寻找到了艺术发展的根和源——中国。
大树不生于瘠土
    每逢大师们相聚总免不了一个主题:要创作一些大题材、大画面、大制作、大手笔之作问世。其实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巴浦洛夫)说过:“艺术不是充饥的面包,更不是吓麻雀的稻草人,是开启心灵的钥匙;”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我们的仁人先哲们,没有用浮躁之心去期盼结果,而是以从容不迫的心态,孜孜不倦的追求着过程,才给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遗产。
    千年敦煌的诱惑,使大多数艺术家的巨制都蕴含着它的神韵。曾几何时,被外国列强盗去的棉,麻,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