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美国F&G公司设计画面的一点体会
2012/3/12 21:38:07

    自1994年12月16日开始为美国F&G公司设计17个品种的餐具画面,到1995年5月正式签约合同,从设计、提样,几易其稿,终于赢得了“上帝”,一次订货300万件。检点教训,拾遗补缺,以飨读者。
    (一) 谁要想从美国人的生活习俗、欣赏、崇尚中摸索总结出一套规律来,实在是太难了,起码在短期内不容易,美国人的崇尚是随意的,浪漫的,他们经常按照自己浪漫的想象去挑选、购买物品,好多现象常常把人弄得眼花缭乱。比如:青年人穿的牛仔服,故意剪破,用刀子划开,搞成“玲珑剔透”的样子,甚至在臀部裸露两个大洞,却备受年轻人的垂注;老太太满是皱纹的脸上涂着腮红,打着眼影,戴一顶别致的遮阳帽,帽边别一束鲜花,身着艳丽的服装,也颇为“迷人”;至于被人选购的陶瓷制品,就更五花八门了,除了规整度较高的器皿之外,诸如象形的动物浮雕、植物花草浮雕、人体部位浮雕产品等等,都占很大的比重。简言之,美国的陶瓷市场是偌大的一个“万国陶瓷博览会”。这也许是因为美国200年和中国5000年的传统差异,也许因为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区别吧!
    (二) 所设计纹样的结构中,都是由若干曲线组成的,任何一个小结构的方向都是由整幅画面的主结构线(枝、叶)确定的,在主线之内,往往还要有一些倾斜的小零件(花苞),这些小零件的作用,都是由许多不同的影响决定的。为了达到预想的效果,必须让这些不同的线和零件分布得平衡得当、相互补偿,而不是使所有结构分布变成一堆乱七八糟的交叉网。
    纹样结构线的生命力必须与器皿造型相得益彰,二者缺一不可。比如把一个简单的正方形旋转45°,就成为一个菱形,但给人的视觉感是不一样的,前者感觉是静止的,稳定的,而后者就有强烈的运动感。同样的四条线组成的图形,其视觉效果截然不同。一组适合纹样组成的边花与器皿相结合,它就显得轻盈、活泼,若行云流水,使人产生浪漫的想象。
    一套餐具纹样的设计,除了让客户横挑竖拣,还有一个让生产厂家接受的问题。这也涉及到工艺操作、产品质量和成本核算的问题。客户最初提出两个条件:一、盘子周边要3组花;二、花与花之间的衔接处空隙要小。厂家则认为,目前贴花工艺水平和季节温差等原因不便操作,要求周边用4组花,纹样衔接处空隙略大,便于大批量生产。
    根据这两种不同的要求,如何现实地对待双方利益?唯一的出路就是用完美的艺术形式和理论根据达到美观、优质、适用的目的。经五易其稿,采用主线连贯三叶两花,平衡分布,互相补偿,线面呼应,用一片小嫩叶间隔圆周线的衔接处,欲断则连。这样既不失纹样的连贯性,又便于厂家保质保量的加工生产。艺术为媒,友好榷商,双方终于达成纹样结构的认可。
   
 


    (三) 在陶瓷颜料这个庞大的家族里,它们的色相品种不亚于常用的水彩、水粉、国画、油画颜色。唯一不同的是,陶瓷颜料必须经过适当温度的烤烧才能呈现出正确或理想的色相。由于专业的缘故,部分新研制的品种,暂用编号代替,也碍于普及与直观。不少著名画家在使用陶瓷颜料作画时,由于不习惯特殊的调色胶、调色油,落笔总不那么得心应手,尤其不能直观地去分辨色相。一旦烤烧出窑,才大呼其糟或惊叹之妙!
    一套理想的画面设计,关键有二:一是要有个理想的骨架,二是有理想的色彩。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加之电视广告、美术展览、时装表演、室内装饰、陶瓷展评和星级宾馆等多媒体的信息传递,浩如烟海的颜色成员渐渐被人们归类欣赏、运用。至于流行色的准确与否,只是市场预测的差异。
    经反复推敲,在这组餐具纹样骨架上,大胆借用了紫、红、蓝灰、绿、黄的间色。采用过渡色相、重叠层次、呼应位置的手法,其效果脉络清晰,重量分布得当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