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凿声里说恩师
2012/3/12 21:36:50

    2002年8月18日,星期天。电话里又传来浓重而亲切的声音:“谢谢淄博的老朋友、新朋友,因有别的活动,这次淄博国际陶博会我就不去了。顺贺博览会开幕,预祝首次全国刻瓷大奖赛取得圆满成功……”他就是我的恩师石可先生。
    我早就听说石可先生这个名字,只知道他是青岛市文联主席和青岛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不过那是在六七十年代。我真正见到石可先生,是我干了刻瓷这一行以后。28年前,我第一次拜访石可先生是在青岛的一个居民区里一所普通的三间平房中——取名“未了斋”。
    先生一米八八的身高,每出入房门时都要侧身俯首,引得我欲笑又止。在卧室门旁,陈设着一尊他亲手制作的木雕“送子观音”,简陋的床榻上横卧着一方昼夜相伴的“八角石”,一面白粉墙上悬挂着他在不同时期的书画,落款处或曰“石可”、或曰“石奇”、“石大可”、“石可无”……后来他移居济南任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和省政协委员之后,我才知道他坎坷的从艺之道。
    石可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就是一位木雕家,翻阅《中国木雕纪程》便知;先生是一位石刻家,翻阅《鲁砚初探》便知;石可先生更是一位瓷刻家,读一下《夹竹桃集》便知。原山东省委书记高启云,极具战略眼光,在与石可先生书信交往中曾讲刻瓷要发展为工厂化制作,非淄博莫属。
    那年我在青岛与石可先生只接触了10天,谈及刻瓷,先生用传统的语言口授给我6个字——“点线面、黑白灰”,在近40年的求艺路上,这6个字成为我一谋顶万兵、四两拨千斤的创作法趣与情理。
    现已78岁高龄的石可先生仍是精神矍铄,身板硬朗,风致儒雅。每年暑期从济南回青岛老家小住,他和夫人郭慎娟女士(作家)至今以诗书为乐,桃李盈门。赵朴初先生曾赠诗曰:“我号无尽意,君号未了公,多才学不厌,制研夸神功,方圆不自器,妙趣无人通,上追六千载,下逐现代风,师古又师今,虚怀脱畦封,祝君康且健,事业无有穷。”
    在石可先生的书房里,新挂起一幅行书中堂:“捧读华章实喜人,箴言论语古今根,中华自古多才智,汉石浮雕鲁朴存。”作者是中国诗词学会学术部主任、大学中文系教授江树峰老先生。
    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即将开幕,首届全国刻瓷艺术大奖赛紧锣密鼓;每每百花绽开,心旷神怡之时,人人都不会忘记那些“传道、授艺、解惑”的恩师。
                                                            刊登于《淄博日报》
                                                                2002.8.30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