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南先贤——余忠荣
2012/3/21 22:57:43


 

图1、余忠荣
余忠荣(1896一1968年),江西都昌芗溪乡竹峦村人。他不仅是景德镇“烧做两行”的大老板,而且是一个出类拔萃的烧窑把庄师。他能成为这样一个传奇式人物,还得从他父亲说起。
    他父亲余韬金,是个农民的孩子,为避连年水患,十二岁到景德镇谋生。他先在一个叫冯恭泰的小窑户的坯房里学徒,后转到窑里学艺。由于为人正直,工作卖力,又能写会算,不久被提升为“管开窑簿”。这是管钱财的要职。由于他精明能干,从未出过差错,冯恭泰相中他的人品和才能,便招其为女婿。不久,余韬金独立经营圆器业。当时,他资本很少,所有成坯,都是搭窑烧成瓷器。一次,由于把庄师傅的失误,全窑倒窑。按照行规,倒了窑,没有了瓷器,而烧瓷费照付。余韬金想到:瓷业要发展,必须要有很多技术过硬的把庄师傅。他经过这次切肤之痛,暗暗下决心,要培养儿子不仅继承自己的事业,而且要在烧窑方面成为一个出色的把庄师。于是,第二年开春,余韬金将八岁的小忠荣带到了景德镇。
    小忠荣在乡下已入私塾读书,很聪慧,成绩很好。空余时,帮家里干些农活,或是放牛。到景德镇后,继续在私塾读书。后来他父亲访到一位画坯高手,又有文化,于是拜师学徒画青花。经过四年的学艺,不仅青花画得好,而且对整个制坯过程,也就非常熟悉了。满师后,他父亲又按照原先对他的培养步骤,将其转到窑厂学艺。窑厂选定苏家弄的罗家窑,这也是他父亲搭坯烧制的窑房。把庄师傅叫余安浪,是当时顶有名望的把庄师傅。他收徒弟。必须是都昌人,有宗族关系的优先。按当时的习俗和行规,把庄师傅是各工种的师傅,有绝对的人事权。学徒者还必须到供奉烧窑祖师爷童宾的风火仙庙买名字,否则不能出师。
    余忠荣进窑后,从“一夫半”做起。这是学徒的第一步。他跟着师兄们满窑时学传匣,烧窑时学投柴,开窑时传匣钵出窑。因为窑厂各工种就像一座金字塔,学得好的,才能一级一级往上升。余忠荣肯吃苦,愿做分外事,深得同事们的赞许。他个子长,到成年时,身高1.8米,膂力过人,满窑时打表(重迭最上面的匣钵)又准确又快;加上师父余安浪的严加管教,余忠荣在十八岁的时候,完成了二夫半、三夫半、收兜脚、加表、佗坯各个阶段的实践,顺利地到达金宇塔的尖端,成为当时最年轻的把庄师。
    余忠荣在第一次独立履行把庄职责的时候,他父亲谆谆告诫说:窑里数万件瓷器,烧得好与坏,都寄托在你一人身上,这是几百人的生命线,窑烧得好,老板赚了钱,工人生活才有改善;如果亏了本,工人就有失业危险。接着,他把铭记在心的那次倒窑而亏空血本的事件又讲述了一遍。最后叮嘱说,倒了一次窑,一个中小型窑户就有倒闭的危险。余忠荣牢记父亲的叮嘱,从满窑的那一刻起,就注意烧窑的细枝末节,做到心中有“火”,让火听从“指挥”,直到把窑烧好,使瓷器的窑青率(一级品)达八九成以上。
本来,把庄师只是行将歇火的时候来到窑里,从窑门和窑篷上的火眼观察瓷器烧熟与否,下达停烧命令。而余忠荣却不是这样,满窑时,他在窑弄里看每一根匣柱最下面一只叫“兜脚”的匣钵摆正与否,有“下面歪一分,上面歪一寸”之说。这是倒窑事故原因步一。还有‘“火路”(匣柱)的排列非常重要,既要通畅,又要让火在窑内迂回曲折,使每个角落都能烧熟。不犯爽(未烧熟),不犯黄,不犯惊(过老);而且还要注窑的所在地势、季节变化、内空大小等诸多因素调剂满窑和烧窑的方法。由于余忠荣恪尽职守,所烧之窑折青率都很高。而且从未出现过倒窑事故,由此深得搭坯户的拥戴,而烧窑户更是喜欢。在烧窑界崭露头角后,许多烧窑户聘请他到该窑把庄,计有罗家窑、豆芽井窑、磨鹰窑、桥得脑窑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