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南先贤——陈春福
2012/2/28 23:20:23

 
 

图1、陈春福
陈春福(1889—1969年),谱名茂源,江西都昌人。幼年随父学唱高腔,后来到景德镇拜饶河戏艺人为师,学习戏文和文场(管弦乐)。几年下来,不仅谙熟高腔,而且能唱饶河戏和操作各种乐器。不久,他便独立演出木偶戏。
    民国4年(1915年),因政局动荡,浮梁知事陈安下令禁戏,唯木偶戏不禁,为人们酬神还愿所用。从明代起,景德镇就流行行色戏,看惯了戏的人们一旦无戏看,便纷纷来到木偶戏台前,以充实其文化生活。酬神还愿的木偶戏很简单,一副班子两个人,两三只木偶,乐器只有平鼓和小锣。演出时,一人奏乐器,一人撑木偶表演,一唱一和,唱几段高腔中的祝福性的戏即可,不到半个小时,就演出完毕。陈春福见看戏的人多,加演几段饶河戏,这一举动,却博得了人们的喝彩。于是,他顺乎民意,添置木偶,改革唱腔,充实剧目,使木偶戏在禁戏的“真空”时间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改装后的木偶,是用长约60厘米的竹棍顶着头部,再用两根竹篾弯成臂膀,前端安皮圆圈,为插刀枪和其他道具用。陈春福并邀请几位唱饶河调堂会的艺人,一同切磋技艺,排练饶河戏剧目。在酬神还愿时,先演高腔,后演饶河戏,由于上演的戏有故事情节,唱腔为人们喜闻乐见,观看的人骤然增多。于是,陈春福正式定班名为福星班,请他们演出的主顾也逐渐增多。
御窑厂前面的风火仙庙,供奉着烧窑的祖师爷童宾,按惯例,烧窑业先在此演戏,然后各窑“暖窑神”时依次演出。自禁戏后,窑工们怨声四起,甚至把烧瓷质量不好也归咎于此。当他们发现福星班能演饶河戏,硬把他们请到风火仙对面的台上演出。演员们先演高腔《遐龄天官》,接演弹腔《大解宝》。县衙就在风火仙隅壁,陈安闻声而出,窑工们严阵以待,演员们提心吊胆。陈安见木偶有眼睛不会转,有嘴巴不会动,无手无脚,符合禁戏令的规定,也就点头默认了。从此,演唱饶河调的木偶戏合法化了,生意一天比一天好,正式充当演行色戏的戏班了。

 

图2、瓷偶戏《白蛇传》
民国14年(1925年),福星班已积累了一批剧目,表演也比以前有较大的进步,但还有许多的不足,如木偶涂的铅粉,外加光油不但容易发黄,而且容易脱落;表演上只注意故事情节,忽视了人物性格的刻化;剧目不丰富,小戏多,大戏少;服装道具陈旧。陈春福想到,木偶戏要再度发展,必须再度改革。于是,陈春福的福星班做了五件事。
第一,改木偶为瓷偶。当时,瓷雕艺术已达到精湛的水平,观音、罗汉等瓷雕,不仅造型美,而且色泽鲜艳,永不改变。陈春福请瓷雕艺人根据饶河戏的行当做了四十多只瓷偶。小旦仿观音,娇柔艳美;小生仿韦陀,潇洒英俊;花脸仿关公、张飞等,威武粗犷;小丑仿济公,滑稽幽默。另外还制作了三十多只花脸面具,以备花脸多或神怪戏之用。同时,请来乐平戏剧服装师,按饶河戏的服饰,分别做了蟒、靠、宫装、褶子等以及各式盔帽。为了遮盖皮圆圈的“手”,衣袖前端安上了水袖。
    第二,改革舞台。改革后的舞台高3.3米,长、宽各3米,台前挂绣花彩帐,绣有“普天同庆”四字。两边是黑漆柱子,其上嵌金字对联,对联曰:“天下事无非是戏;世间人何必认真。”中间是大幕,两边的马门分别绣“出将”与“入相”。幕前设计了特别榫头,可安放小桌子和大小门帐。台脚前面拼五块各66厘米长的雕花板,花板上端有小栏杆,八只姿态各异的狮子分立其上。整个后台和前台花板下面,均用蓝布围着,观众站在台下,就如站在万年台前一般。
    第三,调整演员和乐队。演员五人,分生、旦、净、末、丑五行,一本戏中,各任本行当的几个角色,戏少者兼龙套、宫娥等杂角。乐队三人,司鼓兼小锣,上手操赣胡、唢呐、箫笛兼铙钹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