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南先贤——余氏
2011/12/7 21:38:50
余氏
余氏,同挛槎窑的魏氏一样,是专挛柴窑的家族。据传,他们是魏氏外甥的后裔。
余氏分两支,一支为都昌县多宝乡花门楼村,一支为该乡的仁义村。
余氏挛窑的起始时间约在柴窑兴起的清代初期,家谱可查的是“启”字辈。
在这以前,挛窑为浮梁魏姓人独业。那时全是槎窑,窑体较小,有时事情忙不过来的时候请余姓人去帮忙,时间一长,余氏就初步掌握了窑体的结构。
开始,他们组织了一个补窑店,对窑体的小毛病进行修补,或是抹泥巴(叫搪窑)。以后细瓷业兴起,槎窑火力无法达到需要的温度,有人试用松柴为燃料,果然达到了理想中的要求,故把烧松柴的窑叫柴窑。
余氏挛的第一座柴窑是东门头的程家窑,时间约在清乾隆初年,老板姓冯。当时,余氏不敢接受任务,怕浮梁魏氏找麻烦。冯老板说:“他们挛的是槎窑,你们挛的是柴窑,怕什么?有事我负责。”于是余氏挛起了第一座窑,经试烧,质量很好。事后,魏氏还是来干涉了。冯老板说:“你挛的是槎窑,我要挛的是柴窑,再说你们也忙不过来,何必占那么多呢?”当时,魏氏的状况也确实如此,但主要原因还是斗不过都昌人,此时的都昌人已经垄断了制瓷圆器业了,他们也只有默认了。从此,浮梁魏氏的垄断被打破。以后柴窑不断增多,至清末民初,有一百余座,全由余氏操业。至民国38年(1949年),挛窑店有两家:一家在彭家上弄,共二十人,老板余昭清、余式蛟;一家在龙缸弄,共十八人,老板余式新、余昭荣。
在挛窑店内部,有着苛刻的行规,这是挛窑技术需要高超的情况下形成的。老板,是在有技术的师傅中推选的,一年一轮换,任务是收钱、管账和派工。挛窑工的工资等级也就他的技术等级,分“四爪一股”,四爪好比猪的四蹄,一股好比猪的正身。学徒为三年,满师后升为“一爪”,六年后升为“二爪”,九年后升为“三爪”,满十二年升“四爪”,再过三年经评议升为“一股”。年终时,按此分成。一股为全额,四爪各为其四分之一。要是瓷业生意好,一个“一股”师傅一年可挣稻谷两百担,是其他行业无可比拟的。
挛窑的具体操作,亦是按技术等级进行的。学徒工搭泥巴,压窑篷两侧的撑砖。一爪工砌窑前头的“扇面”,二爪工砌前面的“脚篷”,三爪工砌窑后“脚篷”,到了四爪工可卷窑篷。一股师傅为技术总领班,除了卷砌顶篷之外,还要检查每一处细节是否达到标准。挛窑篷,一无图纸,二无内模,全凭经验掌握弧度、角度、舒展和收缩。一砖在手,调上黄泥,试按一两下,即定位黏合。
清代初期,柴窑为从槎窑演进的初级阶段,体积比较小。随着细瓷的日益发展,窑体不断增高、加长,清末至民国前期,长达18米有余。民国24年(1935年),江西陶业管理局局长杜重远下令以上江家窑为模范窑,制订了统一标准,即前头高一丈五尺三寸,中高一丈一尺一寸,后高六尺二寸,全长四丈七尺,以减少倒窑和其他烧成毛病。
1950年,两个挛窑店和补窑店合并为一个店。第二年,遵循总工会的号召,打破行规,收了两个非都昌籍徒弟。这以后,有许多地方也兴办瓷厂,到景德镇请挛窑师傅去挛窑,计有于都、鄱阳、都昌、庐山、黎川、九江、鹰潭等地;外省的有福建的建宁,安徽的太湖、淮北等地。1958年以后,柴窑除艺术瓷厂、建国瓷厂、古窑瓷厂各保留一座外,其余全改烧煤窑。从此,余氏代代相传所挛的柴窑和挛窑技术,也就告别了历史舞台。
景德镇柴窑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