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南先贤——戴琥
2011/12/1 20:30:42

                               
 

戴琥
    戴琥,字廷节,江西浮梁人。幼年好学,长有大志。明代宗景泰元年(1450年),由州县地方官推举,赴京师任南京监察御史。因平江盗贼蜂起,曾劾罢不称职的两位重臣,又疏论南京大臣在考察下属时任性取舍的过失,后升任浙江绍兴知府。在任期间,他疏浚宋代名臣范仲淹的“清白泉”,以抒发自己的意趣,并以此鼓励属下公务人员。他兴办教育,要求学生对至理要义认识明确,身体力行;并增祀乡贤祠,修理兰亭石刻,修葺会稽的宋代陵墓,设守陵人员负责洒扫。遇水旱灾荒,上疏乞免老百姓的上供米。为消除水患,他动员百姓筑堤几十万丈,围海造田四万余亩,老百姓称为“戴公堤”。又建筑横塘坝,改造盐碱地为良田,建柘林七个闸门,立石刻示告百姓,按时开闭,蓄水排水,以便排涝。他还减少劳役,调解诉讼,剪灭盗贼,奖励尊老爱幼,救济孤苦危难,消除奸商邪说。当他离开绍兴府那天,百姓不愿他离去,攀号挽留,道路为之堵塞。
    升任广西左参政后,边陲有盗寇骚扰,戴琥出奇兵镇守,患乱日渐平息。他进而规划边境的防守。适值安南(今越南)犯界,终于以智取胜,使边界安定。后因病情加剧,便上书乞归故里。著有《太极图说》《青峰拾稿》等。
   
 

戴琥著《太极图说》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